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同性恋报道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22-05-18 23:43来源:毕业论文
笔者将同性恋报道研究范围设定在内地,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港澳台与内地的社会氛围有所不同,社会氛围的先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观念的进步与否。由于港澳台受西方文

笔者将同性恋报道研究范围设定在“内地”,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港澳台与内地的社会氛围有所不同,社会氛围的先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观念的进步与否。由于港澳台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较大,思想较开化,对于同性恋文化的接受能力比较高,与内地的差别较大。二是受政府政策影响,由于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内地的政策对港澳台的媒体影响有限,研究内地媒体比较具有客观性。三是由于港澳台的媒体资料收集比较困难。内地在近十年的发展,思想文化等方面迅速发展,以同性恋认知为代表体现出两极分化的声音,所以本论文将研究范围设定在我国内地。80779

1.同性恋报道现状

近30年,媒体对于同性恋几乎采取一种漠视的态度。何纯、陈丹丹在《如何建构同性恋报道的“真实”与“意义”——基于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的分析》中指出:“同性恋群体报道长期是被主流文化屏蔽和疏远的议题,这一部分人群“正常化”的认可过程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才以一种至上而下的方法展开。” [1]刘丽霞、马辉在《同性恋:我国媒体的报道现状与影响分析》中描述:“在1997年8月到1998年2月,由精神卫生科普报纸《精神卫生通讯》对是否将同性恋排除疾病种类作了七期的探讨,这也是内地媒体首次就同性恋现象进行公开探讨。”[2]2001年中国卫生组织从新界说了精神病的行为标准界限,认为同性恋不再归属于病态心理,由此,相关新闻报道才开始出现在媒体里。

2.报道内容刻意渲染

吴思媛在《同性恋报道中的偏见与应把握的原则》提出:“以过时的陈旧观点看待同性恋,导致异性恋对于同性恋人群产生简单化、污名化的刻板印象。” [3]因为媒体对同性恋这个群体知之甚少,导致了偏见报道的产生。而由于人们对于同性恋的定位以及同性恋对自身的认知不足,都依据新闻媒体的内容方向,也就直接影响了公众判断。杨倩在《国内媒体对同性恋现象报道的分析》中对同性恋报道的特点进行剖析,指出媒体“刻意抓住淫秽、纷争、劫掠、凶杀、毒品和艾滋病等负面内容,经常直接于标题中出现。” [4]媒体如果在面对同性恋人群时就刻意渲染负面信息,有失偏颇的进行报道,那呈现给受众的就是片面的信息,媒体的偏见直接影响了公众的偏见。论文网

3.主流报道量少片面

彭薇在《国内媒体同性恋报道现状分析》指出:“在我国,主流媒体对于同性恋鲜有报道或刻意回避,这加剧了人们对于同性恋群体的好奇” [5]正因为主流媒体的缺位,影响了公众意识。王媛的《同性恋媒体形象建构分析》中以2010年1月-2011年2月的新民晚报为例,得出“对于同性恋的新闻报道集中体现于凶杀、纠葛、艾滋病、轻视等方面,报道数量占个体新闻事件总数的65%;认可的报道只占到5%,其他报道占到30%”“以负面和受歧视与损害为主占到55%” [6],这样的一系列数据表明了主流媒体在报道同性恋新闻时,对于正反两面的报道不够公正,尤以负面报道为主。网络媒体在亚文化的传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殊性,这也成为了同性恋群体“正常化”传播的局限性。

随着中国的社会文明进步,同性恋群体已经越来越公开化,媒体对于同性恋的报道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而对于同性恋群体的认知以及人文关怀,是远远不够的。其次,由于种种原因,媒体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报道,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现有的研究中对其分析的问题,没有一个系统整体的体现。在媒体偏见的总结上,更多的停留在传统媒体的表现上,现当下,网络媒体由于时效、便捷、简单等优势,已经逐步成为了主要的传播媒介,而在这样的一个言论自由“人人都是记者”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去研究媒体对于这个群体的态度以及产生的一些影响,本文就媒体在同性恋报道中的缺失提出更为针对性的问题,对于完善新闻媒体的进步具有可操作性。 同性恋报道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9398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