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曹禺的《北京人》中愫方形象新解(5)

时间:2017-01-04 13:06来源:毕业论文
三、愫方形象的意义 无论哪部作品,哪个典型人物都有作者赋予其深刻的典型意义,作者深刻地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展现在读


三、愫方形象的意义
无论哪部作品,哪个典型人物都有作者赋予其深刻的典型意义,作者深刻地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为的是让读者从人物的身上“悟”出一些对现实生活有意义的东西,愫方这一人物形象也不例外。“曹禺作品的主要人物,差不多都能写出他们性格的独特性、复杂性、和性格发展的流动性。”[8]  在作品中,曹禺“异常真实地展示了人物的不幸、悲哀、绝望、挣扎、呐喊、疯狂、忏悔……异常深刻地揭示了悲剧的不可避免性和重大意义”[9]。因此,我们也应该分析一下愫方形象的意义。
(一)从作品的角度来看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中,作者塑造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从《北京人》整部作品来看,愫方的遭遇和转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愫方在曾家的处境,对她所忍受的委屈感到同情和怜悯。在愫方的身上体现了诸多主要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例如曾思懿和曾文清婚姻情感上的矛盾,曾皓不想让愫方出嫁和曾思懿、江泰极力撮合愫方和袁先生之间的矛盾,曾瑞贞和曾霆之间的矛盾也在愫方这里有所体现。可以说愫方是文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其次我们关注的是愫方的转变和她最终的出走。也许有人会说曾瑞贞最终也出走了,为什么不把她定义为中心人物呢?我们回归文本,可以说愫方在曾家的处境比瑞贞更艰难,“出走”对于这样一个受封建思想浸染,受三从四德、伦理纲常束缚的旧社会女性来说,比受到先进文化思想影响的瑞贞困难得多。这样一个人物最终能勇敢地冲出封建牢笼,预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落的命运和光明的到来。愫方的最终出走也给整部作品增添了一种喜剧的效果,让读者们感到欢欣。
(二)从作者的角度来看
作者曹禺先生一向关注旧时代的妇女的命运,在他的剧作中也塑造了一批优秀的女性形象。他认为旧社会的妇女是非常苦的,她们遵从从古代遗留下来的三从四德,劳苦一辈子,但是在当时那个男权主导的社会,她们的地位是低下的,并且受到了各个方面、各种程度的歧视。因此在剧作中曹禺塑造的女性一般都具有很多美好的品格,如“善良”、“隐忍”。 但是我认为封建文化正是利用了这些女性身上的优秀品格,要求她们无怨无悔地“牺牲自我”,做旧时代的祭品,以满足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私欲和绝对控制。
作为一名男性作者,在《北京人》中曹禺先生显然是站在男性视角下来塑造愫方形象的,他和每一个男性读者一样,赞美她的温柔,她的善良,她的惊人的耐力,她的自我牺牲,以及她的痴情。愫方性格的极端性是由作者个体创作的倾向性所决定的,“《北京人》表现的是曹禺对爱情的体验, 他追求的是只能在传统女性身上找到的服从和牺牲”[10]。在愫方的身上作者寄予了自己的审美理想和主观愿望,把她当作男性文化和生命体验的载体,尽量细致地展现出女性心理,但是并非揭示女性的真实面目。因此,作者在创作时要从现实出发,不能过于理想化,应该尽量站在女性视角下来观察女性,塑造女性形象,把握女性心理。每个女性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生命意识,而不是男性的附属品。
(三)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
前面我们对愫方性格中的肯定和否定因素作了探讨,她是一个融主体追求与奉献精神于一体的中国旧社会的女性形象。她既沉静温厚又坚韧倔强,既恭顺慷慨又执着内敛,既善良无私又固执,在众多读者的眼中愫方无疑是美的化身,尤其是在男性读者心里更是认为愫方更是他们所喜爱、所称赞的淑女形象。 曹禺的《北京人》中愫方形象新解(5):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78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