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却又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学科,有着广大的领域与较高的研究价值。以东晋会稽这个文化积淀丰厚的地方为地点定位,兰亭集会这个享誉千古盛名的雅集为事件定位,以兰亭集会诸位文学家的诗文作品为例,从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因素分析文学地理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以及作家的文学创作对该地人文风气与风俗积淀的影响,从而为文学地理学学科的理论构建提供实证例子。85235
Abstract: Literary geography, as a new subject with a long history, has a wide range of fields and high value。 Based on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kuaiji place for the location, the famous ancient Lanting Pavilion assembly for event positioning , taking poems and prose creation which were written by litterateur in the Lanting Pavilion rally for example ,I analyze the impact of geographical literature on the writers from the regional geography, physical geography, human geography and other factor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writer's literary creation of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customs accumulation, thus providing empirical examples for literature geography theory。源Q于W优H尔J论K文M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毕业论文关键词:文学地理学: 兰亭集会; 影响因素; 王羲之
Key words: Literary Geography; Lanting Pavilion Rally; factor; Wang XiZhi
文学地理学是个既年轻又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文学地理”这一概念是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1902年发表在新民丛报上的连载文章《中国地理大势论》中提出的,20世纪初期,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等作家都意识到从地理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可谓是开后世研究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后期,文学地理学的身影又活跃于研究领域。1986年,金克木发表随笔《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使人们的视野聚焦在从地域的角度研究文艺;之后曾大兴、杨义、刘跃进、邹建军等研究学者都在理论创建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完善着这个新兴的学科。
当然,即使文学地理学该学科如此年轻,我们也不能忽视它自古以来的源头。从作品来看,上至《诗经》的国风,具有典型楚地风格特色的《离骚》,再至史书中的《地理志》部分无不体现着文学地理的早期意识。从文学理论来看,在谈到文学创作的基础时,早在陆机《文赋》中就这样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1]20,可见陆机早已意识到了四时气候能够使文人产生创作冲动。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若乃山林高壤,实文思之奥府”[2]694,更强调自然之景对作家文学构思的影响。简单来说,地理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作家不能脱离环境而生活于真空之中,“情”虽为文学创作之源泉,但作家的情感必将受客观外物的影响,陆机和刘勰都看到了自然地理对文学构思创作的影响。然而,完整的地理学也必不能忽视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包括历史地理学、文化与社会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状况和思维方式。曹丕的《典论·论文》中谈到徐幹“时有齐气”,就是说徐幹身为齐地人,他的文风因齐地有舒缓之民俗故有舒缓之气。杜佑《通典》中就谈到永嘉南渡之后文学艺术之盛对闽越之地的长久影响: “今虽闾阎贱品,处力役之际,吟咏不辍,盖因颜、谢、徐、庾之风扇焉”。综上,这只是人文地理对文人创作产生影响的一些印证。从文学流派来看,以地域来命名诗派已经司空见惯,宋代第一大派“江西诗派”、以“公安三袁”为代表的“公安派”以及“桐城派”等等。所以说,文学地理又有着悠久的源流。来自优W尔Y论W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文学地理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会稽兰亭集会为例: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96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