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共写了许三观的三次卖血,第三次卖血,是因为一乐突发脑炎,要去首尔的医院医治。在电影中,叙事的焦点是许三观与家人的亲情,尤其是许三观与一乐之间的“父子之情”。尽管许三观不认一乐这个儿子,但是当一乐生命垂危的时候,许三观还是承担了一个父亲的责任,让许玉兰带一乐去首尔救治,而自己承诺带着钱随后就到。之后,许三观就踏上了他的卖血救子的道路。在李血头那里,许三观只能卖两碗血,然后根据李血头的提醒,去到其他血站,辗转卖血。在卖血的路上,许三观背着简陋的行囊,风餐露宿,卖血卖得脸色惨白,四肢无力,浑浑噩噩,最终晕倒在血站。但他终于还是来到了首尔。在首尔,一乐最先看到了许三观,奔跑着冲向大街寻找许三观。一乐对于许三观是有着儿子对父亲的敬爱的,在为何小勇喊魂的时候,看见窗口的许三观,一乐就曾痛哭着喊父亲带自己走。到了首尔,一乐更是一眼就认出了许三观,然后飞快的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许三观。当一乐与许三观泪流满面地相认时,使人感受到的不仅是命运带给这个家庭的苦难,还有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文献综述
除此以外,电影还增添了许玉兰卖肾脏的情节,这与原著相比更加突显了这个家庭中的温情。原来,许玉兰没能等得及一路卖血而来的许三观,面对医院反复催缴医疗费,她只能卖掉肾脏来付款。夫妻俩一个卖血,一个卖肾,倾尽自己的所有都是为了能够挽回儿子的生命,在电影里,这种伟大的父母之爱代替人生的苦难,成为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
影片结尾,在轻松明媚的乐曲下,许三观一家其乐融融的坐在餐馆里吃包子,这时候,一切的苦难似乎都没有了,这一家人度过了生活的坎坷,即将迎来美好的未来。这样的画面初看令人感到无比欣慰,但是仔细想想却其实令电影落入了皆大欢喜的俗套。小说所要展现的人生的深刻哲理,对生命意义的透视,对人生苦难的理解在电影中都被淡化了,整部电影只保留了原著中浅层的东西,扩大化了的亲情反而使得电影缺少了原著的意义而显得没有价值。
电影对于原著的改编,使得卖血这件事情变的单一而浅显,卖血成了表达亲情的工具,对卖血的理解也成了父亲对儿子的无私的爱和付出。而对于原著中卖血所承载的人生的苦难,整个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的苦难,在电影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整部电影的主题不再是展现底层人物苦难人生,缺少了对整个社会的关注,而转变为韩国式的讲述家庭人伦、父子亲情的温情电影。这样的改编,如果把电影就单纯的看作一部讲述家庭故事的电影来看,其中的家庭温情还是令人感动的。但是如果同原著相比,就显得缺少深度而过于浅显和理想化。
电影《许三观》对《许三观卖血记》改编中的叙事转换(4):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9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