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阿成《城市笔记》对平民的书写(3)

时间:2023-11-29 21:49来源:毕业论文
吃与喝占了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大部分,他们在吃吃喝喝方面的不含糊显示出他们对生活报以平和的态度,把日子过下去。 二 平民化的眷念故土的情怀

吃与喝占了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大部分,他们在吃吃喝喝方面的不含糊显示出他们对生活报以平和的态度,把日子过下去。

二 平民化的眷念故土的情怀论文网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悠久的历史给予了中国人民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让泱泱大国生生不息,同时也让一些思想根深蒂固,让中国人在外人眼中成了一种刻板、迂腐的形象。但换一种思路,中国人的刻板、迂腐在某种程度上算得上是对某一人、事、物深深的眷恋。从没有人像中国人那样留恋故土,他们安土重迁,不愿轻易地离开生育自己,养育自己的那片土地,即使离开了,心里也总挂牵着故乡,总想着落叶归根,回到故乡,看一看熟悉的景,见一见熟悉的人。阿成的《城市笔记》中也多处表现着普通百姓对故土的深情厚谊。例如,书中一位华裔的美国妓女说过,她已经吃惯了西餐,但心中最想的还是回到中国,去尝尝街头巷尾的小食摊。小食摊存在于中国的大街小巷,它们可能脏乱差,但并不妨碍人们对它的喜爱,每次经过的时候便会被浓浓的香味吸引,这香味给上班、上学的路途增色不少,无形中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旦离开了,最想的就是这些带有家乡风味的小吃了,这便是中国人对于故土最简单的思念形式,这也折射出中国人的恋旧情怀。

中国人虽然念旧,十分依恋故土,但也讲究衣锦还乡,这里就出现了矛盾之处。在外求学、奋斗的游子心中想念着家乡,想念着家乡的人,明明归心似箭却不会立刻回家,总要有一番成就才会回到心心念念的故乡,在这个过程中,再难再累都会独自面对,不会让家乡的人知道自己的窘境。一般情况下,家乡的亲人是我们最信任的人,是我们的依靠,温暖的家更是我们的避难所,大多数在外的中国人为何不愿意让亲人知道自己的窘境,宁愿一个人苦撑呢?在阿成的《城市笔记》中,我们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被中国式的虚荣“逼”的。[1](P110)诚然,中国人是非常爱面子的,这一性格无疑是造成中国人不幸的因素之一,正所谓“死要面子活受罪”。爱要面子让中国人变得自负,总觉得自己是厉害的人物,结果不思进取,越来越落后;爱要面子让中国人不愿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愿改变,结果越过越穷,越穷还越爱面子。上面提到的华裔美国妓女,她们也不想暗操皮肉生意,也幻想有朝一日能回到中国,去小吃摊吃点什么,但大多数人都被中国式的虚荣逼的,只能硬撑下去,因为家乡的亲朋好友对她们的期望值实在是太高了,她们放不下面子就这样回去。她们的这种心理是大多数在外打拼的中国人共有的,故乡始终是心中的牵挂,但无论在外过得如何艰难,怎样想念故乡,都不会轻易回去,因为这中间涉及到了一个面子问题。许多中国人可以忍受生活的艰辛,但不能没有面子,爱面子成了中国百姓最突出的标签之一。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被中国式的虚荣逼得喘不过气,而在各个年龄段中,活得最明白的要数老人了,他们历经沧桑,洗尽铅华,对花花世界,人生总总,已经能泰然处之。他们经过大半辈子的磨砺,巅峰期、低谷期、高兴的、悲伤的……人情冷暖、大风大浪都经历过的,没有什么能激起心中的大波浪,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面子问题也看得淡了。在中国的传统印象中,隐者、智者大多是老人的形象。在《城市笔记》中,阿成写过这样看透人生的老人形象,同时,他自己对这样的人物的态度也是很平淡自然的,没有同情、没有嘲笑。在《饯水》一文中,年迈的、瘦弱的老尤在江边看着雪景,他无儿无女,孤独的身影在苍茫一片的大雪之中显得更加凄凉,然而,作者称这样的一幅景象是“天人合一,大约这也是一种造化的罢。”[1](P22)他没有将老尤的苦难夸张渲染,而是将之正常化。人世间并不缺少像老尤这样的人,也不是所有人都像老尤这般孤独无依,他凄苦的人生并不能算作是天地间的不和谐因素,他临江看景的身影反而与自然的冬界融成了一景。从老尤这个人物本身来看,他每天都到江边看看,脸上的表情是:永恒着老实,并老实地笑着脸,[1](P23)由此可以判断出他伫立江边时并不带着消极的情绪。在江边,他看着放学回家的小孩子,听着他们稚声的说话,感受到他们的天真,便也豁达了。老尤的境况并不比上面所说的华裔妓女好到哪儿去,甚至更糟糕,但两者的心境完全不同,老尤面对生活的苦痛能泰然处之,华裔妓女则在中国式的虚荣里苦苦挣扎。无论是老尤还是华裔妓女,这两类人代表了大多数中国普通百姓的心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阿成《城市笔记》对平民的书写(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9908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