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陶渊明《桃花源记》经典化的过程

时间:2019-08-03 20:33来源:毕业论文
从魏晋开始,截取经典化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结合陶渊明的影响和作品本身内涵的开发两个方面来论述《桃花源记》经典化的过程

摘 要:《桃花源记》成为经典,有着复杂的原因。宏观的看来,它的经典化与陶渊明的经典化是有密切联系的,陶渊明成为经典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桃花源记》的经典化,这个时期主要集中于宋代。但是《桃》的经典化也有一定的独立性,它也有一些独特的魅力和内涵。本文从魏晋开始,截取经典化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结合陶渊明的影响和作品本身内涵的开发两个方面来论述《桃花源记》经典化的过程。37909
毕业论文关键词:桃花源记  经典化 桃源意象 桃源图 
Abstract:The reasons for why "The Peach Colony " has become a classic are complex. From  macro view, the canonization of the article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canonization of Tao Yuaming which promoted the canonization of "The Peach colony" in a certain extent. It mainly happened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But "the peach colony" canonization also had it`s own independence. It also presented some unique charm and meaning. This paper intercepted several important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noniza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combined the affect of Tao yuanming and the development the work itself to discuss the process of canonization of "The Peach Colony".
Key words:The Peach Colony  Taoyuan FIG  Canonization  Land of Peach Blossoms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十分理想化的生活画面,这个画面中,自然景物很美丽,有良田、美池、桑竹等,田地被耕作地十分整齐,并且里面民风淳朴,温馨美满,和乐安宁,老人可以颐养天年,小孩可以自由嬉戏娱乐,这种安宁和乐使桃花源成为封建社会中文人墨客的理想社会,千百年来一直受到文人们的歌咏,《桃花源记》成为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的经典。《桃花源记》的经典化,有着纷繁复杂的原因。宏观的看来,它的经典化与陶渊明的经典化是有密切联系的,对陶渊明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桃花源记》的经典化,这个时期主要集中于宋代。但是《桃》的经典化也有一定的独立性,它也有一些独特的魅力和内涵,这些内涵在不同时代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每个时代都有侧重的地方,本文尝试从魏晋开始,分析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等几个时代中桃花源记经典化的表现,结合陶渊明的影响和作品本身内涵的开发来论述《桃花源记》经典化的过程。
一、时人对《桃花源记》的看法
首先我们考察一下陶渊明在当时的地位和创作环境。据颜延之《陶征士诔》记载,陶渊明是一位具有“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1]的隐逸之士,并且他还具有“巢、高之抗行,夷、皓之峻节”[2]。沈约《宋书》将陶渊明列入隐逸,主要是称颂他高洁不羁的气节,但是对于陶渊明的作品,则并未给予重视。 对于一位隐士而非诗人,人们更多的是仰慕其德行,却很少追捧其作品,《桃花源记》作为其代表作品,自是被时人所忽略的。陶渊明所处的文坛大约处在宫体诗潮流之下,期间还有永明体、元嘉体盛行,这些流派都追求词藻靡丽之风,其中宫体诗反映男女艳情,渲染轻靡之风,元嘉体注重形式,追求用典,永明体讲究声律,追求流转圆美的诗风。因而,陶渊明的创作环境是处于创作风格与时代潮流相悖的时代,他的作品自然朴素的风格自然是受到冷遇或者批判的。
陶渊明在当时不受重视是有原因的。南北朝文化的主体是贵族文化,这种文化中显露的文学审美倾向也是体现贵族审美趣的,这时期的文学创作,自然是附和元嘉体、永明体、宫体诗的,而陶渊明质朴无华甚至有一点平淡的风格必定是处于文坛的边缘,时人甚至不以文学视之。钟嵘《诗品》云: “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3]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用“田家语”来评价陶渊明的作品,这是一种很严厉的贬低,说陶的作品就像是乡下人说的话,特点应该就是简单俗套,怎么可以登得上大雅之堂?如此,《桃花源记》也不能例外。 论陶渊明《桃花源记》经典化的过程: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3678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