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海派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12
六、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海派文化在20世纪20至40年代的上海开始兴盛,它和保守传统的首都文化非常不同,海派文化充满了自由性、包容性、开放性以及激进性。也正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导致海派文化的出现便迅速博得了全国关注的目光。海派文化的特性,与上海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上海作为一个位于长江出海口的海港城市,在经历了早期外国殖民者的侵略以后,殖民者把他们的传统带来了上海,开始在上海发展其贸易和经济,由此上海也成为最早被“欧美化”的中国城市。在此期间,许多不同于传统的欧美文化也被带入上海,与中国原本的传统文化相碰撞、继而互相融合,因此产生了海派文化的基本雏形,也为今后海派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论文网
(二) 文献综述
对于海派文化的研究,现在很多研究都相对比较成熟,国内的专家和学者在对其进行认识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共性。国内的学者郭钢斌认为海派建筑雅俗混杂的独特建筑特点体现了海派文化的以人为本的核心;而沈福熙教授认为“海派就是海纳百川,就是无派”,这一点可以从建筑上体现。吴向阳先生在《不唯中西,只求先进》一文中曾经提到“海派文化的产生源于上海的变迁”,且海派文化的“求先进”特点的生命力是很强的,这样的定位十分准确。国内学者对于海派文化以及海派建筑的研究是大量且透彻的,但在国外方面,对海派建筑这方面似乎不是很关心,在国外海派文化的知名度也不是特别高,这可能是海派文化的一个研究方面的美中不足。
(三) 研究方向及创新点
海派文化涉及很多不同的方面,它可以体现在海派饮食(如小笼包、红烧肉等传统本帮菜)、海派服饰(如旗袍)、海派文学(如左翼文学、鸳鸯蝴蝶派)等各个方面。本篇论文将从“海派建筑”作为研究方向,来详细的介绍海派文化的发展,以及在现今社会中海派文化的现状。海派建筑的历史起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在成为经济中心后,很快融合了当时上海本地与外国设计师的建筑思想,经历无数次的整合和建筑技术的飞跃,上海便留下了很大规模的修建精美的近现代建筑群体,也就是“海派建筑”。海派建筑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图,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深刻文化,也体现了海纳百川的魄力,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的象征。
本文创新点在于将,以海派建筑作为切入点,从海派文化这一微观点去宏观整个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下的变迁与发展,从而反思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二、 海派建筑概述
(一) 上海历史及其建筑史略
经历了鸦片战争,中英双方在1840年8月签订了《南京条约》,包括上海的五个沿海城市被迫强制通商。随后,《上海土地章程》在1845年11月份签订,章程中规定了“租界”为外国人在上海的可居留区域。在这之后的68年中,租界的面积大小又被扩大了10倍。开埠之后,上海开始逐渐变为了一个带有较多西方近代性质的城市。诸多先进的西方城市理念和同时被带入的西洋文化使中国走出古代,走向近现代。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上海的社会文化在一些方面上是畸形的,它的进步经历了许多艰难与辛酸。但是它毕竟发展了,发展成了一座近代的大城市。上海建筑在开埠以后,一边在形式上吸收许多的西方建筑艺术风格,另一边又在类型上起了重大的变化,无论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居住建筑等,都与古代有了很大的不同处。文献综述 从海派建筑视角浅析海派文化的变迁(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