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孔子所认为的安亲。“安”亲是继“敬”亲这一对子女内心情感的要求之后,从父母方面对孝进行了论述。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所担心的,就是子女的疾病。孔子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不可控制的,父母关爱子女却无法控制疾病,因而格外为此担忧。子女要做到安亲,就要排除父母的担忧,在父母所忧患的方面做好,所谓安亲,就是使双亲安心,安养。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安亲的体现,父母健在时,不应该离家太远,这样不仅不能尽孝道,而且父母也会担忧子女,但孔子的这句话并不是就不让子女离家,父母在,并不阻碍子女人生道路的发展,我们往往忽视了游必有方而去批判孔子认为的不可远游。这句话所希望子女做到的,不是为了父母就牺牲自己的道路,而是为了父母的安心,不在父母健在的情况下没有方向地远游,这是对父母的尽责,也是对自己的尽责。
身后孝,是孔子孝道和“礼”的结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孝之纲领,行孝之原则,孝道之标准。生前用合乎礼节的孝道来侍奉父母,死后用合乎礼节的方式来埋葬父母,而在之后,遵循礼节进行祭祀。这体现了孔子的两个时期的孝,养亲,敬亲,安亲是身前孝,在父母在世时,遵循孝道,而在父母死后的孝,却是最难做到,也相对来说有些苛刻的。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认为,父母从小对我们养育,做子女的最基本要做到在父母去世后的三年,遵循长辈的意志,思想上的继承和沿袭才是孝的体现。虽然孔子的思想都围绕“礼”,但是在孝上,孔子强调孝道是一种情感上的感悟和体现,丧葬的礼节固然重要,但人内心的悲痛和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的情感才是根本,礼节上的完美不如情感上的真诚,孝道是心道,礼节应该是外显而不是孝的全部。虽然强调身后的孝,但是孔子却是认为“事人”、“事生”更加重要,“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丧葬和祭祀的礼节固然重要,但身前的侍奉才是子女孝的实在体现,对身后的孝,更多的是一种敬,是身前的延续,事死如事生。
古人认为,亲子之间是“天合”,无论父母如何,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不可改变的,因而,在孔子的思想中,亲情,甚至可以大于国法,“孝”和“忠”是不同的,孝的对象不可改变,而忠却是后天形成的关系,可以改变忠的对象,既然父母地位如此之高,那么在父母犯错时就很难做了,孔子认为对父母应该出于“礼”地“无违”,在父母不对时“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句话着重于劝谏父母时不可怨恨不可以勉强,应该诚恳小心地一次次劝谏,阐述自己得观点,不能因为认知得不同而怨恨或者脸色难看,而这样的劝谏不起作用时,孔子认为,只能锲而不舍地劝谏。这种无违的孝道也正是现代批判和争议最多的地方。文献综述
(二)孝道与统治
传统孝道以孔子的思想为源,随着儒家思想地位的上升,其孝道思想也随着时代发展。汉代以孝治天下,将先秦时期孔孟的儒家思想加以改变,变成了统治阶级的儒家思想,为思想统治服务。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的地位上升到国家统治的唯一性思想,并且为统治服务而将原来的儒家思想加以改变,成为君主手中的工具,其中,将亲子之间的“无违”发展成为三纲五常,宣扬对君主的无违,“孝亲”和“忠君”之间也有所改变,将国家和君主放在了第一位,宣扬臣子的绝对服从,将封建君主变成孝的终极对象,要求以侍奉亲人的方式对待君主,孔孟时期儒家针对“天合”的亲子孝道彻底政治化,忠孝一体。孝道逐渐成为国家层面的统治思想。 传统孝道的现代失范(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