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的性格的形成,与他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在他具体的遭遇和经历中都给了他很深远的影响,使他有着平等待人、相互尊重的性格特征。在他众多的丫鬟之中,没有把她们当做丫鬟,而是当做自己身边最好的朋友。他厌恶和憎恨那些世俗的男性,对底层弱者女性给予同情与尊重。如在《红楼梦》中一个下等的丫鬟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对于丫鬟来说,这是他一辈子也偿还不起的债,而贾宝玉愿意自己承担责任来息事宁人,可见他的性格里具有同情弱者的思想。同样,他曾经厌恶自己的出身,厌恶自己的权贵,愿意与那些兴趣相投的凡人俗子结交朋友,哪怕是最低等的下层人。如在《红楼梦》中,他与侠客柳香莲、与戏子蒋玉菡等人的交往可见一斑。从这里,足以看出他对贵族阶级的否定,上升到对封建礼教,包办婚姻的厌恶,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父亲贾政眼中的叛逆之子。而他的最大愿望是能够与大观园中的姐妹随心所欲、自由的生活在一起,以至于最后众姐妹纷纷出嫁,文献综述使他内心产生了忧伤悲凉之感,也对他后来的出家奠定了基调。正是他这种性格造成了双重矛盾,他一方面想摆脱封建的桎梏与禁锢,一方面他自己又身为贵族阶级,面对现实又难以生存的双重矛盾之中,所以说他的理想,带有深厚的伤感zhuyi和虚无zhuyi
另一方面,贾宝玉向往自由的婚姻,深恶痛绝包办婚姻以及利益婚姻,他不想使自己的婚姻变为封建的附属物,成为封建利益的砝码。《红楼梦影·序》中对宝玉的爱情与婚姻进行了总结:“神瑛无木石之缘,有金石之订,理当涉世,以了应为之事。”[3]众所周知,他深爱林黛玉。在林黛玉身上,他有了自己的精神寄托。但是面对现实和封建社会这是不允许的,从而也就形成了爱情与封建zhuyi之间的矛盾。他又想极力的维护这段感情,这种以叛逆为核心的情感注定要遭到封建视力的严重打压。在这种情况下,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贾宝玉与薛宝钗结为夫妇,貌合神离。最终,贾宝玉撒手人寰,步入空门,在渺茫虚无的背后,最终一切化为无有。贾宝玉自身的叛逆精神,是从他一开始就有的。他身处在一个污浊不堪的环境之中,多多少少都会占一些贵族的浊气。但这些浊气在平时与姐妹之间的交往中,慢慢减少、清除了,从而使他的叛逆思想逐渐的形成。就如同他对身边女孩子的态度,在当时的社会,女性处于卑微的状态。但贾宝玉不管对于书中什么样的女性,都表现出对于她们的关爱和保护,与书中的其他男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我们今日的话说, 就是要求个性解放, 人性自由, 就是人道观念和人权思想, 就是民主zhuyi精神。”[4]如秦可卿之死、晴雯撕扇、秦钟之死等等。也使他对于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透漏出对自己所在的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反感。鲁迅先生所言“悲凉之雾, 遍被华林, 然呼吸而领会之者, 独宝玉而已”。[5]
正是面对这样双重的矛盾,贾宝玉内心之中苦苦挣扎。一方面,对于封建zhuyi的社会秩序,贾宝玉并没有全盘的否定,而是顺从父母的意愿走入仕途,但他的叛逆思想始终在他的内心中毫无节制的发展。另一方面,他始终坚持与黛玉的爱情,渴望婚姻自主。他也深知,他所做的一切的基础都是这封建社会所给予的。他所痛恨的,正是他所依赖的;他所反对的,也恰是他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他不能摆脱封建zhuyi的束缚和桎梏,他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答案,最终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之中来得到解脱,于是,他抛开尘世的一切义无反顾的出家了,只留下白茫茫一片。 《红楼梦》中的出家人(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