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生活走向物理
2.1“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意义阐释
教育与生活之间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个话题一直困扰着教育学者们,人们也试着提出了一些看法,如“生活即教育”、“教育要回归生活”等等。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虽然“教育要回归生活”和“从生活走向物理”都强调了生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可是两种观点的含义不同,目标指向性也不同。从生活走向物理不仅强调了生活在物理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更强调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过程中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重要性[4]。
2.1.1 从生活现象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物理难学,物理规律难以理解,物理概念难以掌握,这些学生的抱怨都是常见的问题。所以,为了缓解此类问题,我们有必要帮助学生学好物理,那么,首先要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
在我们的周围世界和生活中,存在很多奇异的现象,如:彩虹的颜色是七彩的,水中的筷子是折断的,肥皂水吹出的泡泡是彩色的,不同的乐器可以演奏出动人的乐章......这些都是我们已有的共识,但是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最初却不为学生所知,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为问题研究,势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但是我们知道中学生往往是不具备稳定兴趣的,这就要求教师能敏锐的获取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部分,以不同于现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去领悟其中蕴藏的道理。
2.1.2 借助生活现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成果在人们生活中的大规模应用,如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等,这些都让学生和科学知识有了初步的接触,同时,也让学生的生活产生了很多与物理知识相关的联系,举一些常见的例子:升国旗的旗杆顶端有个滑轮、骑车上坡是要减速、拧螺丝是需要用扳手、书包的肩带宽点会更舒服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学生会认为这些现象都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其中无一不透露着物理含义。于是当我们将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作为问题提出来时,学生势必会对这些现象产生好奇,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猜想,随之制定一系列的探究计划,实施探究计划,并最终得出结论。总之,透过常见的生活现象,揭示相关物理知识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发现科学问题,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2.1.3 从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过程,学生不但要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科学规律,还要完成科学概念并用科学概念来完整表述科学规律,正如爱因斯坦指出的:“形成概念的科学方式有别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形成概念的方式,这种区别是木质上的,而且在概念和结论上有更为精确的定义,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更费力、更系统的选择,也需要更大的逻辑上的简约性”。 例如日常生活中力对应的张力,压力,推力,重力等,这些常见的力可以提供给学生感性的认识,但需要分析这些力的共同特征,经过抽象思维才能形成科学的力的概念。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认识一些自然现象,了解日常概念的表达使用之前,即所谓的前概念,但之前的理解和表达,即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基础,也可能成为对学生学习的干扰。从生活走向物理,要求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描述,然后分析归纳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然后通过强化主要因素,减弱次要因素的手段形成精确的概念,这样可以区分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使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形成方法。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2):http://www.youerw.com/wuli/lunwen_58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