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哈贝马斯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公共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他认为,公共领域不是一个组织或者建制,也不能称之为“公共领域系统”,在内它有着自己的边界,在外其特征却是自由、开放的领域。对公共领域的最好描述是:为一个特定议题所产生的公共舆论和公共意见的集聚地。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学术研究给后来研究者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公共领域是凝结公共舆论和公共意见所构成的平台领域,它处于官方和个人之间,同时又不隶属于任何一方。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一文中,中国著名传播学者展江首先对哈贝马斯创作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相关传媒与公共领域问题的论述进行了剖析,他发现正是由于传媒功能的弱化才导致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反观中国实际,他指出,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公共领域作为一个有待实现的目标,是很有研究和借鉴意义的。”
(二)我国公共领域形成的背景和特征
通过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情况的分析,一部分关注中国公共领域问题的研究学者曾对“中国是否存在真正的公共领域”进行了讨论,并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持肯定观点的占大多数,也就是说当下中国是存在公共领域的。
我国公共领域主要以虚拟网络形式得以体现,以下是我国近年来不同传播媒体的普及速度调查结果,其中收音机用时38年,电视机13年,互联网4年,而微博仅有14个月。这种传播革命的加速与媒介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在第四次传播革命的影响下,个人与国家、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新的转变。在这样的科技背景下,“虚拟”形式的公共领域日益凸显,并以互联网、公共电视和社会媒体等形式得以体现。从字面上来理解,公共领域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社会中公共权力的活动领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下,相关学者把我国公共领域的特性总结为以下优尔点:“公域和私欲之间逐渐明晰了界限,公域的发展趋势将呈透明化和最大化公开;公共权力所受到的现代传媒舆论力量的监督和影响日益显著;社会主流意识受世俗化影响日益加深;我国公共领域在国际上的关注度提高,同时全球化对我国公共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随着新时期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公共领域的雏形已经形成,公共性也在日益呈现。
(三)公共领域存在的必要性
在我国,伴随着公共领域的成长,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作为市民的公众权利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在不断增长。因此,从调节政府和市民关系,从搭建和谐社会来考虑,发展与完善公共领域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发生了一些社会事件,正是这一问题的诠释。例如,2010年9月17日关于谢朝平的事情。谢朝平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拘捕40余天,之后因渭南临渭区人民检察院证据不足被释放。他到家后立马开通了新浪微博,向这段苦难日子里一直关心自己遭遇的人们报以平安并致谢。
在谢朝平身陷牢狱的这四十多天里,互联网上下的各方媒体均对他的案件给予极大的关注,多数人为他的遭遇发起号召,最终谢朝平被无罪释放。其中网友们对谢朝平的努力功不可没。
这一事情让我联想到哈贝马斯这位政治学家提到的话语概念:公共领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与谢朝平事情类似的社会问题日益突显,这些社会问题阻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公共领域的出现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互动的机会,许多社会问题迎刃而解。无论从谢朝平的事情还是其他社会问题,都充分体现了公共领域的重要性,中国社会需要公共领域这个缓冲带。 分析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对我国公共领域形成的影响(3):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