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从“李天一事件”看市场化媒体的舆论取向(2)

时间:2018-06-16 15:17来源:毕业论文
一、李天一事件媒体舆论取向的概述 从2013年2月17日李天一轮奸案开始到2013年11月27日法院对李天一的宣判这段期间,媒体在报道中形成的舆论取向对李天


    一、“李天一事件”媒体舆论取向的概述
    从2013年2月17日李天一轮奸案开始到2013年11月27日法院对李天一的宣判这段期间,媒体在报道中形成的舆论取向对李天一是不利的,具体为渲染李天一富裕的家庭背景,揭露李天一曾经的“案底”,向我们营造出纨绔恶劣的形象;为了获得持续关注,炒作李天一监护人梦鸽的言论,激发受众对特权强权人群的仇视,激发舆论共鸣;在案件发生后,曝光了未成年人李天一的真实名字、未经处理的照片以及以往经历和生活细节,侵犯了李天一的隐私权,对李天一造成了严重伤害。
    (一)渲染李天一家庭背景,营造纨绔恶劣的形象
    “李天一事件”发生后,相关报道遍及国内大小媒体,“李双江之子涉嫌轮奸案”则成为了娱乐报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媒体多把焦点放在李天一的名人父母、李天一成长环境以及李天一再次的作案背景上。首先,李天一的父母李双江、梦鸽作为知名歌唱家,他们的儿子李天一被贴上“星二代”、“富二代”的标签,更容易得到媒体关注。其次,讲述李天一的成长环境,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把这位被称为“根正苗红”的男孩推入了犯罪的道路,从而引发我们对子女教育的沉思。最后是媒体大费周章的一个报道环节即李天一曾经的“案底”。比如:李天一因为无证驾驶宝马车并动手打人,被收容教养1年,后在父亲李双江的当面道歉下内部和解;小学打架斗殴,在国外读书与外国学生冲突,在家里对装修工人态度恶劣等等,但几乎都逃脱了惩罚。媒体在报道中,将诸如“银枪小霸王”、“星二代”、“星二代”等标签贴在其身上,甚至抛出李双江的风流韵事,对李天一的“血统论”提出质疑。可以说媒体过度渲染了李天一“星二代”、“富二代”的家庭背景,向我们营造出纨绔恶劣的形象。
    (二)炒作李天一监护人的言论,激发舆论共鸣
    知名歌唱家李天一之母梦鸽在“李天一案”发生后,一直为儿子的案情奔走也成为舆论焦点。而媒体正是借助梦鸽的名人效应尤其是她的言论进行大肆报道:“我儿子犯了错误但内心干净”法官都失足何况孩子”、“儿子没强奸是对方敲诈勒索”、“儿子没有错错的是整个社会环境”、“受害人不是处女”、“如果将来能够很好地培养李天一,他还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但杨某某能干什么呢”。梦鸽作为李天一的法定监护人,在儿子已经承认犯罪,在媒体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儿子无罪,梦鸽甚至一度透过律师声明以及在公共场合为犯下罪行的儿子进行开脱。以上这些做法无疑是在此案件上火上浇油,更加激发受众对特权强权人群的仇视,能够激发舆论共鸣。有网友评论“梦鸽救子说”,说李天一是被其母梦鸽一步步送入歧途的。网友这样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老来得子过分溺爱,面对儿子犯错不是耐心教育而是利用各种社交关系去摆平,结果可想而知。
    (三)缺乏对李天一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后期报道有所改善
    李天一虽是李双江之子名人之后,但同时他也只是一个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他的权利应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然而,案件发生后,各大媒体对于李天一再次肇事,曝光其真实名字、刊登未经处理的照片、公开其它个人信息甚至把李天一及其父母的以往经历、生活细节等大肆挖掘曝光,这些做法完全侵犯了未成年人隐私权。李天一既然作为一名未成年人,媒体就有义务有责任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从媒体自律意识角度来考虑此案,在新闻报道中尽量防止一边倒局面的发生。 从“李天一事件”看市场化媒体的舆论取向(2):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1786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