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解析央视春晚自我营销模式变迁史(2)

时间:2024-01-18 22:39来源:毕业论文
90年代,电视逐渐开始普及,也出现了些许电视节目,不过春节联欢晚会的地位还是难以撼动的,观众对它的热情依旧。所以,上个世纪90年代春晚进入了

90年代,电视逐渐开始普及,也出现了些许电视节目,不过春节联欢晚会的地位还是难以撼动的,观众对它的热情依旧。所以,上个世纪90年代春晚进入了它的“黄金时期”。现在很多人记忆中那些经典的春晚节目大都来自那个时期的春晚。一方面是因为90年代电视已经相当普及。另一方面,每年如期而至的春晚,不知不觉间已经和放鞭炮、守岁、包红包等成了春节的新民俗。春晚依旧不需要做很多营销工作,仍然有大批的忠实观众。

步入21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的需求、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变化。加上互联网、自媒体的兴起,人们的娱乐资源极大地丰富化,人们对春晚的关注度越来越低,春晚不知不觉成了除夕晚上的背景音乐。甚至,在当今复杂的传媒环境下,曾经被视为全民盛宴的“春晚”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形成了一种“吐嘈春晚比看春晚更有意思”的局面。那么春晚究竟该如何吸引观众?重新赢得观众对它的好感度呢?

这是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对于一场晚会、一个电视节目而言,有时候如何博得眼球和提高收视似乎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晚会、电视节目也需要自我营销,一场成功的晚会一定也离不开正确的自我营销,而电视节目营销的关键便是要解决怎样被关注。所以,春晚需要自我营销,而且很重要。本文将以已经举办30多年的春晚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研究多来来央视春晚是如何自我营销的,解析央视春晚营销模式的变迁史。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来自优O尔P论R文T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法和文献法,其中文献资料来自专业期刊,理论书刊,相关的论文以及网上的电子文档等。

(二)研究内容

本文以已经举办30多年央视春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自我营销的模式以及其自我营销模式的创新、变化,整理分析央视多年来自我营销模式的变迁史,并结合整合营销传播的相关知识,提出相对应的应对策略,促进央视春晚自我营销更有效、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促进央视春晚更好地发展。

四、央视春晚的自我营销模式变迁史分析

(一)1983-1988年,以“新民俗”为主的营销阶段

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闪亮登场。谁也没想到一台年终晚会日后会陪伴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度过每一年的春节。许多人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形式的文艺演出,电视机都是难得一见的奢侈品。现在我们回看当年的春晚是简陋和粗糙的,但是当时的人们却是挪不开眼睛的。(如图1所示)

图1:当年大家这样看春晚论文网

在艺术文化资源和娱乐方式稀缺的年代,春晚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那时候的春晚存在的本身就是自我营销,不需要任何自我营销手段或方式,就能吸引几乎全中国民众的眼球。娱乐资源稀缺的年代,人们需要春晚的陪伴,而春晚每年也都如期而至。于是人们开始习惯和接受这样的文化形式,春晚也就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新民俗。

什么是民俗?广义上来说,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多数人民所创造、享受和继承的生活文化。春晚源起于特殊的年代,它反映或满足了当时人们的娱乐或某种利益、文化的诉求,所以它被大多数人接受,大众的选择让春晚得以传承和发展。所以,春晚的民俗化从一开始就是民众选择的结果。大众普遍喜欢上了大年三十的晚上和家人一起守在电视机旁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过年方式。于是,从1983年起,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了中国传统年俗中的新民俗。 解析央视春晚自我营销模式变迁史(2):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20090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