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解析央视春晚自我营销模式变迁史(3)

时间:2024-01-18 22:39来源:毕业论文
(二)1988-1991年,以政治功能为主的营销阶段 春晚成立之初,便多少带有政治色彩,可以看做是政府和民众沟通的桥梁之一。到了80年代中后期,春晚的政

(二)1988-1991年,以“政治功能”为主的营销阶段

春晚成立之初,便多少带有政治色彩,可以看做是政府和民众沟通的桥梁之一。到了80年代中后期,春晚的政治功能越来越明显。直到现在,春晚一直延续着一个传统,就是邀请港澳台艺人,还有少数民族、军人和社会底层的模范人物等等,这是出于政治需要的考虑,也是爱国主义情怀的呼应,这样的社会氛围在80年代尤其突出。

1988年,全国政协邓颖超出席了春节联欢晚会,在晚会的现场向全国人民;1990年,中央总和国务院李鹏再一次在春晚现场向全国人民拜年。(如图2所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春晚的现身,将春晚的政治色彩渲染得更深了,春晚的政治功能也逐渐得到确认。[8] 

至此,这台年终晚会的政治色彩也越来越浓了,国家这一年的大情小事势必多多少少要通过春晚的舞台来展现。整个80、90年代的春晚舞台唱红了许多歌颂党歌颂国家的“红歌”,《我的祖国》、《祖国一片新面貌》、《北京的金山上》等等歌曲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政治色彩,相声小品类语言类节目也从一开始的“接地气”逐渐有了教化功能。甚至于主持人的台词都要表达出家国情怀而不是简单的报幕工作了,春晚在人们心中逐渐成为国家形象的代表之一。

图2:与李鹏亲临1990年春晚现场

(三)1991-2000年,以“品牌形象”为主的营销阶段文献综述

上世纪90年代,春晚的“黄金时期”,那个时代全国改革开放的形式越来越好,经济和科技都得到迅速的发展,电视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春晚越来越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这一时期春晚的收视率几乎都超过了40%。

从营销的角度说,90年代的春晚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品牌了,拥有稳定而庞大的观众群,轻而易举便能引领潮流。90年代的春晚更是塑造了无数名人明星的品牌形象,比如赵丽蓉、赵本山、宋丹丹、宋祖英、蔡国庆、彭丽媛等人就是因为春晚的舞台成为那个年代的全民偶像,还有就是90年代的春晚总是会产生许多脍炙人口的流行语和耳熟能详经典旋律。1986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1987年——“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2000年——“小样儿,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等等经典旋律或流行语只因春晚的舞台传颂于大街小巷。即使是现在90后都对那一时期的春晚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很多春晚经典作品都是80后、90后的启蒙作品。(如图3所示)

所以,春晚的品牌形象可谓是深入人心,加上春晚的政治色彩愈渐浓厚,春晚俨然已是一个国家级的品牌。也因此,90年代春晚的商业价值也非常鲜明了,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广告植入,“宣读贺电”就是一种明码标价的广告植入行为。

解析央视春晚自我营销模式变迁史(3):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20090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