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0日至9月13日这段时间,我国政府对打砸事件的处理是一个明显的隔离期。在这段时间内官方没有发言,网络评论寥寥无几,各大媒体闭口不提,对于那些打砸事件中的人怎样处理迟迟未决。但在这段时间里,政府对于钓鱼岛争端的新闻报道达到了58篇之多(见表一),人民对钓鱼岛事件的关注度也空前高胀。这样便可以有效地将钓鱼岛争端的国家政策与国内的打砸事件隔离开,为单一的处理打砸事件,而不波及到中央对钓鱼岛争端的态度做好准备。
(三)9月14日至10月1日——站位法的运用
站位法是指政府在事件之中表明自己对事件某一方坚定支持的态度,从而对事件进行直接的干预,运用各种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舆论引导手段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达到减缓舆论发展,降低舆论热度,稳固国民信心,团结国民意志的效果。
在8月20日到9月14日这段真空期之后,官方开始针对打砸事件发声。目前能找到的较早的一条新闻是羊城晚报的新闻《深圳4人在抵制日货行动中打砸日系车被批捕》。“因为抵制日货,深圳曾发生日系桥车被打砸的事件。13日记者从深圳警方获悉,个别人员借机滋事,故意侵害市民私有财产。警方证实,4名人员在抵制日货中打砸日系轿车,已经被检察院批捕。” 这条新闻在各大媒体和网站上都可见到。政府通过这条新闻表明了自己对打砸事件的立场,即一方面是对民众爱国热情的肯定,另一方面是对打砸事件的坚决否定。对于这种态度的坚持,在以后的报道中频频出现。
(四)10月1日以后——冷藏法的运用
冷藏法,待热点事件发展势头减缓之时,开始停止宣传,使事件丧失发展的环境。并达到永久性的封藏。
10月1日之后,各大媒体几乎不再提起打砸事件,取而代之的是对“理性爱国”的大力宣传。这种避而不谈的做法就是典型的冷藏法运用,通过对打砸事件的零宣传,让事件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直至最后达到让人们遗忘这一事件的目的。
这中做法所产生的效果,首先,可以使人们忘记这一事件,不再去追究事件发生的根源和该对此事负责的行政人员,事件也得以控制。第二,冷藏打砸事件在整个钓鱼岛事件的舆论引导中是必要的。一方面,如果过多地宣传打砸事件,舆论引导会把群众指向错误的信息,就好像国家是在支持打砸事件一样,结果可能导致更多的打砸事件出现。另一方面,如果过多地宣传国家对打砸事件的处理结果,舆论引导带给人们的错误信息就是,国家反对保钓,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们对国家的软弱深感不满,使国家刚刚鼓动起来的民众的爱国热情化为泡影。而这两种情况对于保钓事件的全局而言都是相当不利的。在整个钓鱼岛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人民的团结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切可能影响团结的因素国家都会也必须要去排除。
二、我国政府在行为舆论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政府在钓鱼岛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一方面民众的爱国热情没有因为政府对打砸抢事件的处理而受到打击。另一方面,对打砸事件中违法行为的处理,文护了社会的稳定,增强了民众的凝聚力。
然而,钓鱼岛事件中也暴露出我国政府在行为舆论引导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盲目发动群众、忽视引导潜舆论、无力应对舆论引导的负效果。
(一)发动群众的扩大化
在整个钓鱼岛事件中,政府在前期对潜舆论与显舆论的引导显然是希望能够调动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这一点,政府的确完美地实现了,因为群众现在已经完全站在了政府的立场上,即便打砸事件是一个反面的事件,但是这个插曲恰恰证明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已经被激发出来,爱国主义精神也已经文系在每个国民的身上,人民思想达到空前的统一。但发动群众与发动群众的扩大化仅有一线之隔,爱国主义与民族极端主义有时也只有一线之隔。后期,发动群众的扩大化,打砸事件的出现,显然是政府不希望看见的,这一点也是政府的行为舆论引导美中不足的地方,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它将外部矛盾转嫁成了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这与政府的预估一定是有偏差的。这项失误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也使民众陷入了恐慌。在钓鱼岛事件中,一切可能成为内部矛盾隐患的因素,都是需要格外注意并且要加以排除的,如果内部矛盾一旦扩大化就会使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后果不堪设想。 论政府行为舆论引导中的不足(3):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