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工作职业化的形成
(一)新闻工作职业化形成的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落后的封建经济和封建体制的制约,加上当时“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报纸直到晚清鸦片战争前后才开始,而且还是由外国人首先创办的。鸦片战争以后,国内的一些知识分子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林则徐,中国近代的思想家,在鸦片战争期间他组织翻译外文报刊的工作,从而更多的了解了西方各国的情况,大大开阔了视野和知识面。著名思想家魏源,以及著名的报刊活动家王韬、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都是沿着林则徐开拓的这条了解西方、勇于探索新知识的道路前进的,从而开辟了一条向西方学习的新道路。
在中国,办报最早的是英国的基督教传教士。1815年第一家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创办,之后陆续出现了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随后外商中文报刊的发展逐渐壮大,1861年由西方传教士伍德创办的《上海新报》和1872年美查创办的《申报》最具代表性。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民族报业开始兴起,揭开了中国新闻事业的新篇章。林则徐、魏源、洪仁玕、郑观应等人提出的关于办报的思想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思想。戊戌变法期间掀起了国人办报的高潮。在此期间,全国共120多种报刊,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以报馆为经营单位从事新闻写稿的人越来越多。从事报刊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人的尊敬。
(二)中国近代新闻职业化的具体表现
中国近代新闻职业化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近代中文报业的出现与发展,近代报人的成熟与队伍的壮大以及近代新闻理论的初步形成。
中国近代报业始于外国人在华创办报刊,最早来中国办报的是英国传教士。中国人自办的报纸,最早是由香港的伍廷芳于1857年11月3日创办的《中外新报》。这个报纸最大的两个特征是:一是采取现代报纸小型版的形式出版,每份只出一张。打破了《察世俗每月统计转》以来我国早期报刊书册式的形式。二是两面印刷,这是我国最早采用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这份报纸的内容主要是报道船期、货价、广告等商业信息。另一份在当时著名的报纸就是王韬的《循环日报》了,这份报纸主要针对一些时政进行评论、宣传要靠变法自强、鼓吹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等内容的政论性文章,这些文章在当时引起很大的反响,该报纸也在近代新闻史上留下了深刻的意义。首先,他开创了我国政论报纸的先河。其次,开创了新的报章文体。他反对泥古不化,反对刻意模仿,反对形式主义。所以,他的文章内容充实,眼光犀利,语言也通俗易懂,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除此之外,在近代有影响力的中文报纸还有《万国公报》、《上海新报》、《申报》、《新闻报》。其中,康有为的《中外纪闻》,梁启超的《实务报》等报刊的开办成为宣传文新改良思想的主要阵地。与此同时,代表革命派、保皇派、中间派等的政治立场的报刊也纷纷出现。“这一时期的中文报刊大约有120种,其中80%左右是国人自办的报刊。”
近代报人的成熟与队伍壮大也是中国近代新闻职业化的具体表现之一。我国最早的一批买办文人和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受到西方的教育和受西方文明的熏陶,眼光和思想觉悟比较高,在他们当中产生了我国近代报业最早的开拓者。从1912年到1919年五四前夕,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我国近代新闻史上第一批著名的新闻记者。黄远生、林白水、张季鸾、胡政之、徐凌霄、刘少少、邵飘萍等人第一次以职业报人的身份登上了报业舞台。 中国近代新闻从业者的职业伦理观+文献综述(2):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