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分开”与“融合”(3)

时间:2017-04-09 12:01来源:毕业论文
(四)延时与及时时效性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比新闻报道要差一些,往往是新闻报道更具时效性,传播消息速度较快,能让受众在第一时间了


(四)延时与及时——时效性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比新闻报道要差一些,往往是新闻报道更具时效性,传播消息速度较快,能让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事实的发生。而新闻评论则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传递给受众,让新闻评论者充分的考虑,要不得半点的不负责,给大众一个理性的评论。
例如,大河网报道袁厉害事件的这则消息是1月4日报道的,就是事件发生当天报道的,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能让受众较早的了解事件,而且报道内容也比较完善,介绍了发生的事件、结果及“相关责任人”的一些情况,如通过现场民警介绍,起火地点是袁厉害家中,有多名儿童在火灾中伤亡等情况,使受众获得详细的信息。而中国网报道袁厉害事件的这篇评论是在1月5日发表的,比新闻报道晚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延时性,它更注重评论的质量,这是需要时间作基础的,收集资料与理性的思考需要较多时间,慢工出细活。因此,它追求时效性较弱,反需要读者在情绪过后逐渐冷静下来看待问题。例如,人们知道在这次火灾中,多名孩子丧生,但这些孩子是有先天缺陷的,是被亲生父母遗弃的,没有袁厉害的话,他们很可能活不到现在。大众是否有资格来批评一个对孩子充满爱心之人的无奈失误呢?受众应该理性思考,不能误会一个好人。
(五)本质与现象——思文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都是对新闻事件的信息传达与意见的表述,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评论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对事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通过现象调查事实背后的实质。而新闻报道往往只报道事实,关注重点是发生的事件,对新发生的事件作详细的介绍,但通常注重的是表面现象。
大河网报道袁厉害事件的这则消息只是向大家说明了这个事件,简述了事件的表面现象。这是一个收养孤儿和弃婴的地方发生火灾,有七名儿童死亡,还简单的介绍了袁厉害因为收养孤儿和弃婴出名,但没有做深层次的调查。而在中国网报道袁厉害事件的这篇评论中,阐述了新闻事件的同时,记者还介绍了袁厉害的生活情况,她25年来都坚持收养弃儿,已被收养的弃儿超过100个,平时尽可能的照顾孩子们,在旁人眼里她是个大善人,一说起她都竖起大拇指等一系列事,让受众看到她人性善良的本质,引导受众应该更多的关注人性的光辉之处,相信人的无私大爱之心,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内容解读。
二、传统:言论与报道“分开”的主流思路
新闻界正在形成两种基本的报道观,其中之一正是以“言论与报道分开”为主流思路的传统学派。它是西方媒体观的传承,西方一些媒体始终坚持言论与报道“分开”的报道策略,以展现事实的真实性,体现事实是事实,评论是评论的报道形式,能更好的辨别事实或评论。与此同时,我国新闻界也一直在努力学习与借鉴西方的报道观,推进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西方媒体中言论与报道“分开”的新闻理念
在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欧洲一些新闻媒体提出言论与报道“分开”的新闻观。其中,新闻报道是基础,它的作用是报道新闻事实,传达信息,不能出现笔者本人倾向的观点。而言论版汇集多种言论主体与言论形态,用以满足受众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它是当今世界报纸走向成熟的言论载体,各大报纸言论版基本上都具有相同的规律与特征。
美国新闻业明确规定,报道与评论要严格分开,以免与事实混淆。这一理念的实践运用在版面设计上表现为将两者安置于不同的版面。这一方面欧美报纸的做法颇具代表性,采用固定的版面对评论稿进行集中设置,使评论版固定化。这样的设置不仅使读者更易看到不同社会群体的观点,也体现了报道与言论的“互不侵犯”的客观性报道传统。美国《纽约时报》社论版是被公认的言论版的典型模式。该版块为普通大众“接近媒体”、实现对公共事务更及时更普遍的了解提供了方便。《纽约时报》社论版拥有悠久的历史,从1896年由奥克斯主编该报纸并且开设了此版块至今,在一百多年的新闻浪潮中经久不衰。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分开”与“融合”(3):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473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