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2)

时间:2020-07-28 20:03来源:毕业论文
资深媒体人吕怡然曾在东方网就媒体发布假新闻一事发表了一篇名为《为虚假报道担责的勇气可嘉》的评论。评论中写到:尽管总监与总编们事先不知道那

资深媒体人吕怡然曾在东方网就媒体发布假新闻一事发表了一篇名为《为虚假报道担责的勇气可嘉》的评论。评论中写到:尽管总监与总编们事先不知道那个编辑的所作所为,金庸去世的消息又出现在其官方微博上,借助长期积累的品牌公信力,致使虚假消息被当真,以讹传讹,影响相当恶劣。真实可信的内容,公平公正的品格,客观严谨的态度是作为一个新闻人从业的前提。只有心怀责任,对社会负责,对受众负责,不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与新闻理想,才能在报道中坚持新闻的客观性,才能真正地秉持新闻理想。[3]

在新闻媒体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需要政治宣传虚假新闻的现象。夸大其词的新闻,特别是在“大跃进”和“文革”期间的消息,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从宣传需要出发,姑息假新闻的想法,仍然影响着我国现在的新闻传播业,如“报喜不报忧”,典型的拔高报道等等[4]。另外,一些带有广告性质的“新闻”,同样也是虚夸性质的假新闻。

二、 假新闻的成因

目前使得假新闻出现的原因纷杂多样,其中最表面的因素是新闻在信息采集,文字写作和讯息发布的过程中违背了新闻该有的真实性原则,很多专家和学者,还有社会工作者对这些原因进行了相关的分类与总结,得出了很多研究结果。

(一) 媒体竞争激烈  

多年来在各国媒体上,竞争越发的激烈。为了争夺更多的观众、听众,扩大各自的发行量,吸引更多的广告,几乎没有人会去关注新闻的真实性,只为了抢夺第一手消息,也就是所谓的“独家报道”。由于利益的驱动,一些记者和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渐渐变的扭曲,他们并不看重新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而是为了满足某些观众的心理需求,满足“宁求其怪不求其真”的社会心态。一的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去追寻那些耸人听闻的假新闻,以尽他们所能来保持观众的注意力,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例如2010年3月30日《重庆时报》中有一则关于中国作家协会在重庆举行会议时奢靡生活的报道。报道中写到:有的作家在会议期间入住当地的五星级酒店,甚至是总统套房,吃的是2000多元一桌的宴会级别餐饮等等诸多奢华的行为,这一报道,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社会各层人士的密切关注。后来经过相关部门人员查处核实,真正的事实是,全体与会人员统一入住宾馆标准间,饮食统一为自助餐,与报道中所谓的奢靡生活完全不符。据了解,当时《重庆时报》与《华西都市报》为了争夺销量,恶意制造假新闻,由此可见媒体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5]

(二) 经济利益驱使  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假新闻渐渐侵蚀着商业媒体,无端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违背真实性原则,一些小事件被炒作成大事件,或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都会被非常生动的描述出来。在2006年至2007之间,假新闻“腰围1.75米松原孕妇怀了至少五胞胎”,“注水西瓜”出现在广州市场上,“大雨袭杭百舸归,”“功夫巨星洪金宝被英皇证实死亡”,正是为了满足观众猎奇心理,而制造出来的假新闻。这使得很多的网站点击率迅速提升,报纸的发行量也大幅度增长,在短期内产生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在另一方面,许多媒体行业现在每年举行一次评奖活动,一些新闻记者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和个人声誉,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作品去参加各种评奖活动。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媒体一直在伪造三例有较大影响的新闻事件:CCTV2006获奖十大新闻图片铜奖“青藏铁路开通对野生动物生命通道”之后被确认是通过后期合成和处理的照片;第一届“华赛”金奖由哈尔滨日报记者张亮拍摄的《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被确定为造假照片;湖南平江县电视台记者吴华散播发现“华南虎”的消息,经林业部门调查,确定是当地石牛寨风景区投资商伙同县旅游局局长、县电视台记者吴华和石牛寨风景区负责人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不惜造假策划上演了“疑似华南虎”闹剧,几起事件在全国引起了对媒体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严重损害了新闻记者在群众中的形象。[6]这些事例中的新闻记者为了追求奖金,为了提升自己的个人声誉和在行业中的地位,不惜制造假新闻,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加工,完全是由于利益驱使。 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2):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5700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