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影与受众心理的关系
(一)电影满足受众心理需求
在以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环境中,票房和口碑在电影行业已经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商品,越来越重视电影受众的审美趣,注重调动电影受众的参与意识,以满足电影受众情感需求为目的。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明确提出,“受众并不是被动的去使用媒介、接收信息,而是积极的选择自己想要的信息,在选择过程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心理动机。而传播主体想要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传播过程中必然要包含受众所需要的信息,这样才能抓住受众的心理使其得到满足”。 如果说这一理论体现在电影这种虚构的仪式化的消费和欣赏过程中,受众的观影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则是不容置疑的,至少受众选择去看影片是一种自觉行为。而任何自觉行为背后都必然存在一定的动机。
对于电影受众来说,他们自觉观影的最直接的动机毫无疑问是满足休闲娱乐需求,与其说是追求一种审美满足,毋宁说是追求一种快感满足。当下,在这样一个以消费和娱乐为主体的大众狂欢的时代,人们需要在一部让人无所适从、难以理解的影片中,寻找简单快捷的“傻瓜式”大众狂欢快餐。学者D•麦奎尔等人提出,“影视作品具有‘心绪转换效用’,可以为受众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 所以电影也就成了电影受众的“白日梦”,人们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所无法实现的一切,希望自己能够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实现。
(二)受众心理影响电影发展
冯小刚说:“受众不是上帝,是对手。受众作为对手随时会把电影人给消灭掉,重视受众,然后出击。” 电影文化是在观众内部产生的,而不是强加给观众的,电影观众创造了电影文化。每一次电影思潮的涌现、变化、超越和退隐都经受了受众越来越挑剔的目光的检阅和选择。如果没有受众的欣赏,电影不过是实验室的一个研究项目,难以产生巨大的审美效应与社会效应。没有电影的受众,就没有电影的经典,可以说电影艺术的发展与受众的参与离不开,而受众的积极参与又不断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发展。
观众付钱买票看影片制作方提供的电影,观众是选择的主体,电影是供选择的商品。影片制作方赚来的钱又被用来制作电影,再度让观众掏钱买票。电影和观众的供需关系就是借助以上环节来达成的。而需要这些环节无线循环下去,观众再度掏钱是关键。从受众出发制作电影,使自身的电影作品顺应受众的心理需要,受众才会心甘情愿的掏钱。情人节时,受众想看爱情专题的电影,《失恋33天》应运而生,最后一炮走红;贺岁档期,受众想看发泄情绪的喜剧,《泰囧》满载着笑料不期而至,成为票房黑马。一部影片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就要心中想着观众,了解观众的关注点,从而与观众产生共鸣,满足观众的期许。
二、《泰囧》票房成功的受众心理分析
《泰囧》像是导演徐峥为生活在都市水泥丛林中的观众,量身创作了一套泰式按摩、减压SPA和佛理顿悟的身心疗伤计划,让观众经历由心灵感悟、祈福安康到整理好人生追求与家庭美满关系平衡的心理感悟过程,它的成功更应该看做是一次心灵治疗的成功。而促成《泰囧》成功的因素则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把握时机的档期选择,满足受众期待心理
随着对电影产业属性的理解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观众的观影需求在一些特定的档期有着特定的需求,同时间段的电影与时间段的内容相互衬托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2012年末的中国,面临“末世预言”阴影、后金融危机下股市的颓靡不振,以及各种反常的天气气象,令人格外需要喜剧来慰藉。当观众为娱乐而去选择观看一部电影时,面对的却是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的国产大片,各种特技效果和深刻的主题加重了观众的心理负担。冯小刚的贺岁作品《1942》具有强烈的文艺片气息,在这时,观众势必会产生抵触情绪,因为电影类型与档期风格之间存在明显的错位,观众的期望与实际情况产生了较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审美疲劳、失望情绪和“报复”心理便油然而生,观众对影片的饥渴感就无法避免。 电影《泰囧》票房成功的受众心理探析(2):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