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结论。14
致谢15
参考文献 16
引言
在过去的五十年里,作为社会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通用语言—普通话的推广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在过去一百年中促使通用语发生变革的因素不仅没有减少,某些方面还有增强的趋势,比如汉语的内部矛盾—方言差异、转型期社会人们的母语情结。随着社会发展,政策、措施与现实状况的摩擦加剧、全球化信息化对国家通用语言的冲击,使得我国通用语的普及与发展面临很多矛盾和挑战。论文网
其次,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关于普通话语言的传播及广泛使用的问题,需受到广泛群众及政府的重视及推进在藏区的普通话推广及其广泛的传播。审视、观察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的视野和角度要求它的问题意识时刻遵循社会发展的大前提,包括它的价值诉求、知识背景的表述在内,都是在社会发展这一核心概念下进行。社会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发展的正负面影响都会关联到语言领域,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理念责无旁贷地要承担起对这些正负面影响的回应,承担正负两方面的冲击,这是社会发展中的应然。在藏区的广泛使用普通话的趋势应努力倡导,让藏区的文化及经济社会的地位也随之改善,跟紧全国进步的步伐,共同实现2020年与全国各地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将论文定位在这个选题上,是希望对我国的通用语推广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对普通话推广的历史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描述,并从历史考察的视角,对照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态势进行思考分析,为我国国家通用语推广工作汲取一些历史经验教训,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1。普通话与方言的界定
1。1普通话的由来和定义
1956年中国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明确“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为我国通用的规范语言[[1]。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EB/OL]。http://www。 gov。 cn/test/2005-08/02/content 19132。 htm, 1956-02-06。]。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广泛通行于中国大陆,而台湾通行闽南话,香港、澳门通行广东话,此外,吴语,闽语,客家语,赣语,湘语,莆仙话,平话等汉语方言作为地区先进文化和民间智慧精华的承载体,依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强劲的生命力。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的“普”是“普遍”之意,“通”是“共通”之意,普通指的是普遍、通行,为人们共同使用的语言,其特指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现代汉语方言相对。
“普通话”一词,是由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在1955年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当时的教育部部长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汉民族共同语早已存在,现在定名为普通话,需进一步规范,确定标准。“这里所指的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批示》中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在藏区的推广和传播(2):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9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