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计学术相关领域,研究者们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探究,从盈余管理的定义以及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到探究盈余管理方法的,再到具体到某个公司采取的盈余管理手段,以及盈余管理对公司财务的影响和盈余管理对于最终公司财务报表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等,有大量文献进行回顾与概述。本文选取一些国内外文献研究进行概括。
1、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黑利(1985)认为,企业的会计盈余可以分为经营净现金流量、可操性应计利润和非可控应计利润三部分,其中,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为企业应计利润总额中易于被管理人员所操纵的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一般通过可控性应计利润来进行盈余管理。
迪舟(1991),关于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研究认为,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业绩评价方法会导致经理人员仅关注短期的业绩表现,且在任期最后一年里明显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在上任第一年的经理人也会为了树立自己在公司的威信而进行盈余管理。
迪安哥罗(1994),关于企业面临财务困境或业绩下滑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迪安哥罗研究的是那些发生财务危机的公司为控制、绩效评估与报酬计划、证券市场监管等一系列理论和实务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推动了公认会计原则的完善和发展,大大促进了现代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
2、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刘峰(2001)对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违法造假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我国现有的会计制度本身对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一定的排斥性。
李东平(2001)指出,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不规范,如果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果是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那这家会计师事务所很可能在后一年度被客户解雇。
蔡宁(2003)研究发现,发生财务舞弊的公司与其他没发生财务舞弊的公司相比,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董事会规模与财务舞弊显著正相关。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有的运用归纳的方法总结出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类型和方法有的运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利润操纵的程度,有的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释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这些研究无疑推动了我国盈余管理研究的发展,同时也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帮助。
公司盈余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20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