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网络舆情危机研究现状综述(2)

时间:2018-10-15 21:09来源:毕业论文
目前已有的大部分研究,都是根据研究购买意愿作用导致的结果,进而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Howard(1969)提出当人们决定是否进行购买时,主要受到
打赏


    目前已有的大部分研究,都是根据研究购买意愿作用导致的结果,进而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Howard(1969)提出当人们决定是否进行购买时,主要受到了心理需求以及行为动机的影响。消费者一旦接受到了产品的信息,心里很容易会产生出购买欲望,或大或小,若消费者同时有一定的购买理由,此时很容易产生意愿想要购买该产品,进而产生实际支付行为[27]。
(三)大学生消费群体研究综述
李听荣(2000)认为,大学生是还不能自力更生的群体,他们的消费主要来自家庭收入、兼职、奖学金和助学贷款 [7]。大学生总体上呈现健康向上、多元化的消费特点特点,但依旧存在不合理的消费现象,如消费实力滞后但不合理消费和盲目消费现象等问题。因为研究大学生消费的人大多都从事高校工作,理论界的研究较少,所以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研究都以思政教育领域为主,专业期刊上的文献却很少。因此把大学生消费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四)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
从网络技术应对方面,张玉亮(2013)认为应该注重网络舆情的技术运用,结合网络舆情的环境与文化,更好应对舆情危机[21];从政府应对方面,斯进(2008)认为,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的原因是政策法规不完善,所以在应对的时应该加大法规制度管理,从实际和网络相结合的角度处理网络舆情[12]。郭乐天(2005)认为,应加强政府引导,发挥政府的官方网络媒介的作用,加强媒体职业道德的建设,保证大众媒介正确引导信息[4];从企业负面舆情处理角度,王中桥(2013)提出,企业应牢牢掌握信息的来源,确保真实无误,来减少恶意舆情的负面影响[15]。姜胜洪(2008)提出,企业应有危机预测能力,出现危机时,尽可能用事实和正面的舆情来引导[5]。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通过上述文献综分析,现作出如下评述:
(1)网络舆情危机的概念还有修正的空间
现有文献研究对网络舆情的定义没有区分于网络舆论的要点,突出互联网的重要性。已有文献中,互联网更多定义为传播工具,而其在网络舆情产生和传播过程中,对舆情的快速聚集、交叉影响到最终形成舆情危机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2)文献研究方向不全面
对于网络舆情危机研究以思想政治和道德理论层面的角度居多,且研究结果基本集中在信息发布及传播引导的层面,相关于消费角度的实证研究较少,且现有的实证研究没有将视角定在网络媒体使用最多的大学生群体中,因此本文将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弥补了当前研究辐射的空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网络舆情危机研究现状综述(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2415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