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关于普通公立高等学校学费及其定价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高等教育私人投资收益率的研究、贫富差距对国民经济和个人的影响等。国内学者对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问题的研究较国外晚,目前主要依靠翻译国外较为成熟的理论加以研究和应用。49519
国外研究现状
(1)投资说
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舒尔茨在其著作《论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指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的资本,而教育又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通过提高人的职业技能、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方式提高受教育者的未来收入,同时为社会经济增长做出贡献[6]56-59。因此,个人为获得一定的收益而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就是投人教育资源,期待教育产出的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过程,显然,高等教育的学费就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教育投入。
(2)分担说
1986年,美国纽约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布鲁斯·约翰斯通(John Stone)出版了《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英国、联邦德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的学生财政资助》一书,提出了著名的成本分担理论,即应由纳税人(政府)、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捐赠)共同分担高等教育的成本,创立了高等教育成本与补偿理论,认为按适当的比例向学生收取一部分学杂费以补偿教学成本,同时对贫困大学生提供资助是必要的[7]384。此后,“成本分担论”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制定高等教育学费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3)对高等教育私人投资收益率的研究。
著名学者贝克尔通过比较私人投资教育成本与收入,估算出教育私人投资收益率,提出了以家庭为基础的“投资一收益”均衡模型;学者明瑟提出了用教育投资和教育创造的收入关系推导出的“明瑟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学者卡诺依(Martin Carnoy)不满足明瑟计算模型对投资收益的简单化,他指出,除了受教育年限能够带来收益率的变化,高等教育的质量也会影响教育收益[8]。
(4)从贫富差距角度分析教育对国民经济和个人的影响
学者曼斯基和怀斯估算了学费和学生资助对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学费和学生资助政策是影响学生入学率的重要因素。雷斯利布利科曼研究认为学费上涨10%,会有6.2%的中学毕业生有可能做出不上学的决定。Mason的研究结果认为教育的价格对贫困家庭的影响要大于对富裕家庭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如果教育的费用很容易被社会大部分家庭所接受,政府则没有必要负担教育成本,只需向贫困家庭提供特殊补贴[9]76-79。
国外对高等教育的研究长达百年,研究从对教育经济价值论述开始,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教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其中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收益的研究理论较多。由于西方国家具有比较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和就业保障体系,在教育收费问题上,国外的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学费对低收入群体教育公平的影响。
国内研究现状
1989年我国普遍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渐展开了成本分担的序幕。目前,我国理论界对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高等教育成本概念的认识、项目的划分及核算方法等问题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相关研究主要有:教育产品的经济属性,成本分担的主体,国内外高校的收费政策,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教育公平与学生资助等[10]25。
闵维方(1998)阐述分析了在高等教育市场形成过程中供求主体间的内在联系,求学者及其家庭根据供求的价格等市场信号估算出高等教育可能产生相应的预期收益。这一预期收益和家庭收入、学费水平等因素共同作用必然对个人的高等教育的需求产生影响,最终使这种教育需求拉动教育供给。他还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成本很高的产业,收费上学是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重要方面[9]76-79;陈晓宇(1998)认为,根据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其成本应当由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与 社会共同分担,这有助于高等教育效率和公平的改善[11]30-37;王善迈(2001)认为所有教育受益者包括受教育者、企业、社会都应该负担其成本[12]24-28。 普通公立高等学校学费及其定价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52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