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42年法国就出现了炮口制退器的初形,其结构比较简单,就是在炮管上靠近炮口处开一组向后倾斜的孔,炮弹的火药燃气通过后倾斜孔排出,它是反作用式制退器的始祖[4]。
21世纪法国人把这个装置成功的应用在106mm火炮上,据记载,它使得火炮后坐距离减至原来的四分之一,射击精度大大提高,但因为在炮管上开孔,初速损失了6%;另外一种伞形制退器大约也是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的,它用螺栓连接在80mm野战炮的膛口上,这是冲击式制退器的最早代表,它利用炮口部分燃气冲击到伞形板上以抵消一部分后坐力,它使得野战炮的后坐距离减少了五分之三[5]。60235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炮口制退器的概念已广为流行,很多国家在制退器设计技术上取得进展,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制退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大量出现了坦克等装甲车目标,反坦克武器技术发展得极为迅速,出现了反坦克加农炮和大口径机枪等新型武器;这些武器具有较高初速,在这种情况下,制退器发挥了极大重要的作用,如德国的PK38 50mm加农炮,安装了两个反射板的制退器之后,不仅威力大,而且还有很好的机动性,这种制退器就是后来广泛流行的中等效率的制退器[6]。
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在步兵武器中,除大口径武器外,其他的武器比如小口径机枪、步枪、冲锋枪,还是很少有采用枪口制退器的,只有像苏联的卡托列夫7.62mm半自动步枪及卡托列夫1940式半自动/全自动步枪等武器有枪口制退器,而且主要采用的是多层挡板制退器和双侧孔制退器,这个时期还没有广泛采用枪口制退器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制退器本身的缺点,即侧后喷的燃气产生的强烈噪声和火光严重影响了射手,使其难以操作[7]。
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要求步兵武器的机动性越来越高,武器质量大大地减轻,各国都在积极研究用于小口径的制退器,而且多数是复合型的,即不仅除了制退作用外,还兼具了消焰、防跳或消声等功能[8]。如苏联的AK47 5.45mm突击步枪安装的制退论文网、消焰、防跳器,美国M14A17.62mm步枪上的制退防跳器,美国格伦德尔SRT7,62狙击步枪的制退消音器等,都是复合型的。
单一的高效制退器也有发展,但大多用于大口径机枪和步枪上,如美国巴雷特M9012.7狙击步枪装上了双侧孔高效制退器后,其后坐力大为减少,射手射击时感觉到的后坐力与射击7.62NATO弹差不多,并且精度相当好;另一种是波扎P50式狙击步枪上的制退器,原来采用的是多孔形式,但是效果不佳,后改为类似巴雷特M90的上下扁平的双侧孔结构,射击时扬起的尘土很少,精度也很好[9]。有趣的是还有一种12.7mm口径的马迪—格里手枪,也使用了大测孔高效制退器,大大减少了后坐力,连十几岁的小女孩都可抵肩射击,但是噪音很大,射手必须使用护耳装备。
用在较小口径上的制退器极少,但是据我们所了解到的美国拉佛朗斯M14K7.62突击步枪上的制退器,它使该武器的后坐力减至与5.56步枪差不多大的水平,且大大降低了枪口的跳动,使射击精度得到提高[10]。
膛口制退器的发展研究现状综述: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6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