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本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已有报道,其中含氟类哈龙替代灭火剂自身的热稳定性研究报道较多,但直接相关的即与真实火焰作用规律的研究报道很少。热稳定性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两方面。其中实验研究时[8-16],使用石英反应器或Incon材料反应器、脉冲击波管等作为灭火剂热作用场所,通过加热以营造高温环境。操作时,让浓度不同的含氟类哈龙替代型灭火剂流经高温反应器,之后收集遭受热作用的烟气,使用气质联用、傅里叶红外、紫外光电子探测器等分析手段,对烟气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发现五氟乙烷高温热分解路径为脱去1,1-HF和1,2-HF的过程,高温时除HF外,产物中还有少量的CHF3、CH2F2、C2F6和1,1,2,2-C2H2F4。冒爱琴[6]等关于HFC-125高温下灭火机理的研究成果推断高温下C2H5F主要发生H转移反应,生成C2F4气体;伴随H转移生成CF3CF:卡宾,转移生成CHF:,C-C键断裂生成CF2H·和CF3·自由基。自由基或卡宾之间相互结合,或者产物、自由基进一步分解再结合,生成痕量C2F6、C4F8、C4F10、CF3H和CF4等气体产物。理论研究方面使用了从量子化学的从头算法、密度泛函等计算方法[11,15,17-18],研究了五氟乙烷热解机理。研究发现这些灭火剂的初始反应均为脱HF反应和C-C键断裂的反应,这与实验结果一致,但研究还不够深入。64158
五氟乙烷与真实火焰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相关灭火剂研究只有关于三氟甲烷和七氟丙烷灭火剂与真实火焰作用的报道。Ted A. Moore等[15,19-20]按照NFPA 2001的标准,研究了三氟甲烷和七氟丙烷灭火剂分别熄灭中等规模的油池火和木剁火时的灭火浓度和高温气体产物,发现即使将这两种灭火剂的释放时间控制在7s内,其高温热分解产物中还是含有氟化氢和氟光气(COF2) 两种剧毒气体。Berit Benjamin在进行全氟己酮用于小规模灭火实验时,分别采用湿化学法和傅里叶红外法检测了烟气组成,也发现了烟气中含有这两种氟化氢和氟光气两种毒性物质,其含量与释放时间、火焰规模和灭火剂浓度有关。论文网
HFC-125灭火剂与真实火焰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目前还没有,仅有的研究也只是热解条件下的,但发现在分解产物中含有氟化氢和氟光气等剧毒气体,这一结果应该引起警觉,这关系到火灾现场人员(包括火灾救援战士)及其他生物体的生命安全。至于这些毒性物质在火焰作用下是如何产生的、是否还有其它物质(特别毒性物存在)、使用含氟类哈龙替代型灭火剂灭火抑爆后烟气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究竟如何等等,没有研究报道。
HFC-125灭火剂与真实火焰相互作用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7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