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在毫米波辐射特性方面的研究较国内开始的比较早,在技术方面也比较成熟。毫米波成像技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但是这一领域最主要的技术突破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国防研究机构研制出了第一代毫米波辐射计,这种体积庞大的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和温度灵敏度都相当低。到了20世纪70 年代之后,毫米波材料、器件、工艺和相关技术的突破是毫米波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毫米波半导体固态器件的发展,这些系统的尺寸和体积都大大缩小了,直到单片微波集成芯片(MMIC)的出现,毫米波成像技术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国的微波辐射成像技术的研究工作起步于70年代末,与国外相比,我国毫米波的研究工作在理论研究、技术水平以及应用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也看到国家开始对毫米波研究越来越重视,在该领域我们也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科技成果。64808
被动毫米波成像技术发展至今,发展的主流大体为四类:天线波束机械扫描系统、毫米波焦平面阵列成像系统、相控阵波束形成系统,以及干涉孔径合成成像系统。另外,还有很多改进系统,大多都为机械扫描和电子扫描两种基本结构。
参考文献
[1] 李兴国.毫米波近感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1
[2] 张光锋.毫米波辐射特性及成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3] 钱嵩松.被动毫米波阵列探测成像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6
[4] 钱嵩松,李兴国.被动毫米波成像综述[J].制导与引信.2003,12(4).
[5] 夏春华.被动毫米波成像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
[6] 肖泽龙.毫米波对隐匿物品辐射成像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7] 张光锋,张祖荫.郭伟.3mm波段面目标辐射特性测量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7).
[8] 张祖荫,林士杰.微波辐射测量技术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9] 许建中.无线电近感系统[M].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 论文网
[10] 张光锋,张祖荫,郭伟.3mm波段辐射成像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5.24(6).
[11] 章勇.被动毫米波成像技术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1999
[12] 纪如霆.被动毫米波成像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
[13]时翔,娄国伟.3mm波段Dicke式辐射计的测量研究.制导与引信.2004,1:47-51
[14]聂建英,李兴国,娄国伟.毫米波辐射计定标方法研究.制导与引信.200223(4)25-29
[15] 王慧君.毫米波被动成像及图像处理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16] 徐金鸿,邓明镜,刘国栋.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测绘系,水土保持研究 400074.2007.
[17]管义国,王心源,吉文帅.巢湖水体悬浮物的遥感分析[J].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241000.遥感应用 2007.5.
[18]张海林,何报寅,丁国平.武汉湖泊富营养化遥感调查与评价[J].(1004-8227(2002)-01_0036_04).
[19]梅长青,王心源,彭鹏 .应用MODIS数据监测巢湖蓝藻水华的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23-03
毫米波辐射特性的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7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