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研究的重点已经逐步转向政府转型、政府治理创新、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来,可“互 联网+”这个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在2015年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在报告 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要求,并将“互联网+”定为新形势下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直到这时,“互联网+”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一下子成为研究焦点。“互联网+”、“ 大数据”、“智慧城市”瞬间成为杂志、期刊的热词,对“互联网+政务”的关注随之水涨 船高,“互联网+”环境下地方政府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治理创新、转变职能、提升公 共服务能力也一下子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焦点。在研究中,研究者对“互联网+政府”进行 了进一步的剖析,强调地方政府把握“互联网+”大环境的重要性,要积极拥抱互联网技术 实现自身升级换代,从而实现治理能力和手段的现代化。
如孟庆国、李晓芳在《变革与转型:“互联网+”地方政府治理》(2015)一文中就着力理清 了地方政府治理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着重弄清了地方政府与信息化融合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问题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地方政府自身的“互联网+”,二是在地方政府推进 下的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互联网+”。5
范久红、陈婉玲在《“互联网+政务”:助推地方政府向服务型转变》(2015)中认为随着 互联网、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务服务将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向着精简、高 效、廉洁、公平而转变。此外,随着对大数据运用能力的增强,政府部门获得更多有效信息
,为获得更多的公共服务供给渠道,更加优质优量地向社会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可以看到,国内目前有关地方政府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治理创新、转变职能、提
升公共服务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多。未来,相关研究必将更加深入。在未来,研究者可以更多 地将目光从重要性转移到“如何做”上来,在研究中得出更加具体的行动措施而非只是改变 观念加大资金投入之类,例如注重大数据的运用和处理、保障网络安全、加强合作、落实创 新成果、加强智库建设等。
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相关研究的进程与中国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一直走在中国的前列,有不少理论 前沿的研究,给我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卡迈·恩斯卡沃在《政府网站的设计与使用》(2001)一文中指出网络不仅使得公共管 理者对公共服务质量愈加重视,更使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变得愈加方便快捷。此外,网络还 给享受公共服务的公民提供了一个对公共服务进行评估的机会,公民可以将其评估结果反馈 给监督部门。通过这种方式,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增多,公共服务符合公众需求。
印度学者Ra jendra kumar在《Impact and Sustainability of E-Government Servic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2006)一文认为,无论是大众还是企业,他们所需的公共服务都不是单个政府 部门就可以完成,往往需要跨越多个政府部门。这急切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和联合 行动,而互联网在这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6
澳大利亚KIsus lenk研究人员在《A Driver of Public Sector Modernisation》(2002)一文中曾指出,政府机构的单独行动,只能提供一些较低层次的服 务,比如下载文件、浏览信息、进行简单的在线交易服务等。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 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综合化,紧靠单个政府部门的独自行动很难满足公众需求,因此,必须 要实现跨部门的合作,实现各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技术共享等。 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现状(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86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