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大学生攻击性和攻击性行为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间:2022-01-16 12:10来源:毕业论文
1。国外研究现状 布兰登(2001)认为个人自我态度和自我价值判断成为自尊,并且通过相关研究证实,个人的认知、行为以及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直接受到个人自尊水平的影响。Leary

1。国外研究现状 布兰登(2001)认为个人自我态度和自我价值判断成为自尊,并且通过相关研究证实,个人的认知、行为以及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直接受到个人自尊水平的影响。Leary & MacDonald(2005)认为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就是自尊,对个人自尊的研究受到心理学界的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学者对自尊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且将自尊的内涵和分类进行了丰富和细化,很多研究者越来越重视自尊稳定性的研究。77056

Rosenberg(2012)认为通过研究自尊稳定性可以预测个人未来发展。但是也有些学者认为自尊稳定性不具备长期性特点,比如Conley(2010)认为人们的自尊水平容易受到个人所处环境的影响。Bulter(2013)认为个体知觉经验的波动会引起个人自尊水平的波动,即便是与有些文献研究结果有些不同,但是基本能够达成共识,共同认为自尊具备两个特点:稳定性和变动可能性。Markus & Kunda(2014)认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人们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和评价观念,具有一定稳定性,但是人们所处的情境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自尊水平也不相同,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尊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国外学者至今没有对攻击形成统一定义,J。Dollard(1939)认为攻击是一种行为,是一种挫折的继发行为。A。H。Bass(2000)认为攻击是一种行为反应,该过程中个体向另一有机体施加有害刺激,该观点的提出是从行为zhuyi角度出发的。Parke 和Slaby(1983)认为攻击是一种行为,目的在于伤害或者是损害他人。随着国外学者对攻击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研究学者提出了共同观点攻击性行为带有明确的攻击意图。Baron 和 Byrne(1994)认为攻击性可以被界定为两种标准有意性和伤害性,是对他们施加的带有明确意图的伤害行为。Baron(1997)认为攻击性行为的意图是伤害或者损害另外一个有机体,有机体设法逃避攻击性行为的行为。论文网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攻击性和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较晚,不同的研究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学者认为攻击性和攻击性行为存在区别。比如高桦(2013)认为攻击性是一种心理特征,致使人们发起攻击性行为。攻击性在人们的人格中潜伏,并且在特定条件下,比如自尊受损等条件下对他人发起攻击。但是也有些学者认为攻击性其实就是一种攻击性行为。

SAChen、杨治良、刘素珍等人在1996-1997年间,以对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作为基础,并且采用其研究方法,参考内隐记忆的加工分类范式,使用信号检测方法处理数据,选取攻击者和被攻击者为实验对象,研究攻击者和被攻击者信息内隐记忆存在的差异,进而研究出人类攻击性行为的内隐特征,揭示出人类攻击性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继这项研究之后,杨治良、钟毅平、周爱保、徐大真等人(2014)通过研究证明内隐记忆存在于人们社会认知中,并且证实了内隐攻击性的存在。叶茂林(2015)使用了同样的方法对人们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了研究,为人们探讨人类攻击性问题开拓了新视野。

大学生攻击性和攻击性行为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8849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