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发展历程
1994年澳大利亚人迈克·奥德怀尔联合15家投资者一起建立了“金属风暴”公司,随后推出了36管集束武器和电子小型枪械等原型产品。1996年12月“金属风暴”系统在美国洛克希德·马丁武器技术公司完成了测试实验和验证。在美国军方强大财力支持下,“金属风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技术突破。金属风暴技术初期产品以小装药量低膛压弹丸为主,后逐渐发展高膛压发射。2002年7月“金属风暴”公司宣布已完成试射了12。7mm口径弹头,其最高膛内平均压力接近497MPa,超过一般12。7mm口径弹头的最高膛内平均压力40%,已属高膛压发射。2003年5月完成了发射装填炸药的40mm榴弹弹头,其现已具备发射所有种类军用弹头的能力[4]。84177
2005年9月澳大利亚在阿德莱德(Adelaide)城市近郊的一个靶场成功试射了运用金属风暴发射技术研制的40mm口径面拒止武器系统(AreaDenialWeaponSystem)。各组可以不同列序不同频率发射,射击频率最高可达6000发每分钟[5]。
英国《防务新闻》2006年10月报道:金属风暴公司在新泽西州的WarrenGrove空中国民警卫队弹道实验场,完成了在DP-5X原型竖直起落无人机上40mm口径武器发射系统的实弹校验,这标志着该武器系统已成功运用至航空作战平台中。论文网
2009年5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LasVegas)举行的国际步兵与三军轻武器系统研讨会上,金属风暴公司展示了GLH1851多发枪挂式霰弹枪。该发射器的口径为12号,可配合在M4及M16的枪管下方发射,也能单独使用[6]。
对于金属风暴发射系统,由于国外对该技术的研究较早,已经有了许多技术突破。我国虽已初步开展了一些原理性的讨论,但与国外趋近成熟的技术差距较大[7]。金属风暴发射系统无论是在军事对抗、维和反恐还是民用消防都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在完备的内弹道学和电子控制技术基础上,我国已具有设计并研制金属风暴武器系统样机和与该系统相匹配弹药的能力,并不断探索提高该武器性能的新方向。
在内弹道数学模型建立方面,2004年杨均匀、袁亚雄、张小兵等人开始对超高射频火炮进行研究,完成了串联列设多发弹药的发射实验,建立了超高射频火炮发射过程的经典内弹道模型[3,8]。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更精确地了解该武器的内弹道过程,又运用一维两相流理论对该武器膛内流场各参量进行数值仿真,探究超高射频射击的必要条件[9,10]。为了使金属风暴发射系统能够形成良好的弹幕射击能力,以应对未来战争中将会大批运用的精确制导武器,陈建、王学军等人建立了金属风暴武器的弹幕射击模型模拟射击过程,对射击效力全面分析以保证最大化打击效能,优化毁伤效果[11]。与此同时,为了优化串联装填弹丸的结构从而对金属风暴弹丸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郭栋、侯健等人运用有限元理论分析发射弹组的结构强度[12],效果显著。芮筱亭采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立了其刚弹藕合的发射动力学模型,全面研究了发射系统的动力影响[13,14],模拟结果使该武器的动态设计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加快了我国在该武器领域里研究的步伐。
金属风暴武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99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