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曲作者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生于澳门,原籍广东番禺。6岁随母亲到新加坡,在新加坡的养正小学最先接触音乐。之后,1926年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31年被巴黎音乐学院录取。在此期间创作了《游子吟》、《风》、《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又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话剧《复活》、《大雷雨》、《壮志凌云》谱曲。1935年至1938年间,大批优秀歌曲被创作出来,如《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并广为传唱,1939年他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成为了不朽之作。冼星海于1945年在莫斯科病逝,在他短促的一生中,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题材多样,包括大合唱4部、歌曲数百首,歌剧1部、狂想曲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重奏曲多首。在四部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作品是《黄河大合唱》。冼星海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及理论著述,成为了我们伟大的文化财富。
二、《黄水谣》的音乐作品分析
(一)音乐结构的分析
《黄水谣》是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是一首叙事性质并且带有民谣风格的乐曲,共101个小节,是一个三段体结构A-B-A’,E宫调,基本情绪为喜-愤-悲。具体结构:
前奏(5小节)﹢A(34小节)﹢间奏(4小节)﹢B(12小节)﹢间奏(4小节)﹢ A’(14小节)﹢ 尾声(5小节)
进一步详细分析如下:
2/4拍 A 4/4 拍B 2/4拍 A’
( a﹢b﹢间奏﹢c﹢d ) ( e ﹢ f ) (a¹﹢a²)
7﹢8 ﹢2 ﹢8 ﹢9 6 ﹢ 6 8 ﹢ 6
A段E大调, 2/4拍。明亮、抒情、亲切的曲调,“黄水奔腾”、“浪高水急”,悠长的旋律线,绘声绘色的语言,委婉的旋律进行,主要描绘了黄河两岸老百姓在美丽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作的景象。作品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其中四个乐句变化较多,旋律结构也丰富多样。前半部分描写了黄河的壮阔宏伟,旋律中八度的运用,将黄河奔腾叫啸的气势通过大跳音程表现出来,演唱时声音要富有连贯性,还要极具穿透力,唱出黄河两岸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后半部分是日本侵略者来之前劳动人民和平生活的情景,需要明朗的情绪表达出人民幸福的心声,如“麦苗肥,稻花香,男女老少喜洋洋”。
B段是全曲的高潮,较慢速的4/4拍,描绘了日寇入侵,国土沦丧,黄河两岸人民妻离子散、痛不欲生的惨景。长音符及符点在乐段中大量的运用,音乐转为深沉、痛苦、悲愤、激动,旋律缓慢低沉,满是对侵略者的仇恨,与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句连续下行的音调旋律线,代表着抗敌局势急转直下。第二句在前面的尾音高八度上开始,并且连续上行至其高五度的一个长音上再下行,其中“奸淫烧杀”用强而有力的声音表达出对侵略者的仇恨;“一片凄凉”立刻弱下来表现劳动人民的苦难;接着在结束句中用“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表达了一种欲哭无泪的“逃亡”的辛酸。 歌曲《黄水谣》作品分析及演唱处理(2):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