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庭园的风格有五个分支:意大利式台地园、法式水景园、荷式规则园、英式自然园、英式主题园。从前到后各国的庭园的发展一脉相承。
意大利半岛多山地,建筑多依势而建,庭园前面开辟出“梯田”式的台地,中间引出中轴线,中轴线的两边种植高耸的杉、松类大树,平台、花坛、雕塑等小品对称布置。意式庭园主景多是在中轴线的宽路上设置雕塑或花坛,少有水景,即使有也是盆式的小喷泉。意式台地园传入法国后,法国以平原为主且多河流湖泊,故庭园设计成平地上中轴线对称均匀的规则式布局,不同的是,法式庭园常将圆形或长方形的大型池塘设计在中轴线上,沿池塘两边设平直的窄路。后来荷兰人将树木修剪成几何形状和各种动物的形状。与此相反,英国人则更喜欢自然的树丛和草地,尤其讲究借景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注重花卉的形、色、、花期和丛植方式,出现了以花卉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花园”,乃至以一种花卉为主题的专类园,如“玫瑰园”、“百合园”、“鸢尾园”等等,以致一提起欧陆式庭园,就会联想到大片的草坪,孤植的大树,成片的花径美景。
法国园林则属于平面图案式园林。有平面的铺展感。其选址比较灵活。法国园林中有许多成功之作就曾将沼泽等不利地形, 改造成美丽的园林景观。善于利用宽阔的园路形成贯通的透视线,此外还采取了设置水渠的方法以构造出前所未有的恢宏园景。在平面构图上采用了意大利园林轴线对称的手法, 主轴线从建筑物开始沿一条直线沿伸, 以该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其他部分。园林形式以表现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构图上,府邸居于中心地位,起着控制全园的作用,通常建在制高点上,花园的规划服从于建筑。花园本身的构图也体现出等级制度。贯穿全园的中轴线重点装饰,最美的花坛、雕像、喷泉布置在中轴线上,道路分级严谨。整个园林为条理清晰、秩序严谨、主从分明、简洁明快、庄重典雅的几何网格。完全体现了人工化的特点。追求空间无限性,广袤旷远而外向性。法国园林十分重视用水,认为水是造园不可或缺的要素, 巧妙地规划水景, 特别是善用流水是表现庭园生机活力的有效手段。法国园林中喷泉的设计方案多种多样, 有的取材于古代希腊罗马神话, 有的取材于动植物装饰母题, 它们大多具有特定的寓意, 并能够与整个园林布局相协调。水渠的应用主要是为创造开阔的视野和优美的景观, 同时为庭园的主人提供游乐的场所。人们可以乘坐精美的游船在水渠中畅游, 同时倾听着动人的水上音乐,欣赏着四周辉煌的花园和宫殿。游园会上, 人们还会燃放五彩缤纷的焰火, 使斑斓的色彩映在水面上, 营造出神话般的气氛。
荷兰被称为“郁金香之国”,郁金香给这个古老的临海洼国披上了美丽的盛装。1562年,土耳其商人把郁金香带到了荷兰。由于荷兰西部的圩田多是泥炭土,气候温和,特别适宜于郁金香的生长,这种色泽绚丽、种类繁多的花受到了普遍的热爱。在荷兰,乡村原野、城市公园郁金香遍地,灿若云霞;公共场所,居民家里花团绵簇,馨香迷人。郁金香不仅以位于海牙附近的哥肯霍夫公园——世界上最大的鳞茎花公园称奇,而且在许多城乡都会看到用郁金香打造的绿化园地。来到北荷兰省以郁金香生产地驰名的利瑟,连片的郁金香从空中看去,犹如一幅幅五彩的地毯。在荷兰乡间,到处可以看到租用自行车穿越花田小径参观郁金香花田的情景。园林绿化的另一特色是风车被点缀在园林绿化之中,形成独特的景观。荷兰有“风车之国”称呼,西、北两面临北海,全境均为低地,1/3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1/4的土地低于海面,靠堤坝和风车排水防止水淹。大约在15世纪初,荷兰人便利用风车来排水。今天的荷兰大地仍保留着许多各式各样的风车,并被用来和郁金香一起点缀着园林和大地。走进城市和乡间,往往会看到用“三宝”绘成的一幅幅园林绿化图。肯德代克风车群由19座风车组成,威风凛凛地站在绿色田野上,是荷兰保存风车最集中的地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通产名录。荷兰著名的莱顿大学,就是位于阿姆斯特丹和海牙之间的古莱茵河畔,被大风车、郁金香拥抱的莱顿城。在阿姆斯特丹繁华的街市,在高楼之间的碧草上,站立着风车,洋溢着一种古风古韵。 中外园林庭院的分类研究+文献综述(5):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