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远”的审美追求就是通过“远”的空间建构营造“远”的审美意境,从而安顿人的心灵。“远”的审美理想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首先,画家要全身心地观悟自然山水,体会时空之远,再融入自我的情感与思索,形成心象。这一心象,往往以自然山水为源泉,引发画家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从而形成心灵之远。然后画家通过绘画的形式将心中的体悟巧妙地传达出来,接着观者通过对画面景象的静观领悟,突破有限的形质载体,感受画中“远”的审美意境。结果往往能使观者暂时忘却日常的琐碎烦恼,进入渺远的抽象意境,与本真自我相遇,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与自由。于创作者而言,他将长时间的思索情志通过创作转移到物质载体中,其实也是对自我的一次梳理洗涤,这些无形的精神“负担”借以释放,使得画家能够感觉到心灵的轻盈与顺畅。由此可见,要实现中国山水画“远”的审美理想要通过两次远式观悟,才能完成整个过程。一次是画家的远式观悟,通过心灵之远完成艺术之远;一次是观者的远式观悟,通过艺术之远抵达心灵之远。心灵之远与艺术之远仿佛一对孪生姐妹,相伴相生,彼此需要。
中国山水名画中即有《溪山清远图》《树色平远图》《茂林远岫图》《乔松平远图》《窠石平远图》等等,“远”成为历代画家重要的审美追求。当我们欣赏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时,立刻能融入这阔大的景象中,仿佛深入其境。画家并未将巍峨的群山布置在远处,而是置于视野近处,让人感觉如行走山间,看见葱茏树木一般,让人感到高远之美。画家将山后的亭台楼阁、舟楫亭桥、村落水碾勾勒得非常细致,捕鱼、游赏、行旅、呼渡的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深远之美。而画面中部的山峰则较为写意,若隐若现,富于层次感,让人的目光想要层层穿透,感觉到实际空间的宽度之大,很好地展现了平远之美。此外,占整个画幅最大的是水面,水处处充盈,水连着山,山连着水,水天相接,一切浑然一体,自然圆融。元代书法家溥光很赞赏这幅画:“设色鲜明,布置宏远,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 ]的确,画家灵活地将“三远法”搭配使用,那鲜明的设色,渺远的视野,让人顿觉烦恼淡薄了,心胸开阔了,让人感觉如立在广阔的天地之间,看山水依旧,感到生活的香气与生命的活意。那窄窄的方寸之间,包含了无限的意蕴,让我们不得不感叹画的魅力。
王文在《山水诀》中说:“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 ]山水画家习惯于用枯淡的水墨来抒怀吐意,一般没有缤纷的颜色,毫无雕琢甜腻之态,一切自然天成,妙笔传神。中国山水画的精髓就在于它在咫尺之间,将东西南北绘于目前,将春夏秋冬现于笔下,让人静心冥思,思文飞跃,到达心灵之远。画由艺术家孕育出来,再由观者将其唤醒,观者的“心动”为其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诗画同源,中国不仅是一个诗的国度,还是画的摇篮,中国的丹青手真正画出了山水精神,画出了中国文化!
二、中国山水画“远”的形成基础
“远”是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追求,追根溯源,我们必定能从中国文化中探寻到中国人的某些鲜明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得画家形成了远的自觉。从思想观念上看,中国人自古就没有西方人那样浓厚的宗教信仰,中国人崇拜的对象是天和地,所以中国人向来有祭天和祭地的文化习俗。“天地君亲师”表明天地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甚为崇高的地位。中国人的天地观念清晰明确,因而在绘画中,中国人渴望将天与地这样一整个大的空间表现出来,中国的山水画几乎全部都能“见天”“见地”,很少有山峰树木遮盖画面上部或者截取空中一段的现象。郭溪在《林泉高致》中说,“凡经营位置,必合天地。何为天地?谓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 ]中国山水画一般上部和下部都留有天与地的位置,有了天与地作为整个画面的大背景之后,画的意境自然开阔宏远了。而且为使视线向远方延伸,山水画的中部也不会全部布满,一定会让视线有穿透感。一旦让人的视野中存有天地,这视野又怎能不开阔宏远呢?因此中国山水画中远的审美追求与中国人的天地观是分不开的。 论中国山水画中“远”的审美追求(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36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