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三月初五夜二更,带酒微醺不能醉。书于北都琅华馆,用张芝、柳、虞草法,拓而为大,非怀素恶扎一路,观者谛辨之,勿忽。孟津王铎。”「1」
这也尽可能的体现了是王铎提出的此类书写方法。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1.2 王铎提出“拓而为大”之时代背景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随着社会物质经济的迅速发展。阳明学派风行天下。此学派的思想成为明代中后期书坛猛刮张扬个性书风的驱动力。因而大幅作品形式成为此时书坛最有效的载体。在宋代,出现了经过装裱后悬挂欣赏的书法,经元人拓展,到明代趋向成熟。
明代中后期,由于高大宏伟的建筑出现,纸、绢等材料制作技术的进步,为巨帧大轴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准备条件。明代官吏和富家的住宅往往是宽阔高大的建筑,如安徽歙县明代的慎思堂、承志堂的高度都在4.5米以上。(如图2),在精致品成风的明末社会里,这就为高堂大轴作品的悬挂品赏提供了必要的空间。
巨帧长轴的形成特性与草书的表现力最相契合,王铎自身追求的是那种天风海涛的气宇襟抱。在大幅的纸绢上的这种表现形式,是王铎自己所选择和追求的。王铎跻身大潮,成就非凡,成为时代的领军人物。
1.3 王铎对大幅作品的关注
王铎除了二王、东晋以外,一生尤其推崇两人:一、颜真卿;二、米海岳。其二人都以二王经典为学习对象。他认为真正得到二王精髓的是米芾。王铎在《跋米芾吴江舟中诗中》里说:
“米芾书本羲、献。纵横飘忽,飞仙哉!学得《兰亭》法,不规规模拟,予为焚香寝卧其下。”「1」
可见他以对米芾的这件大幅作品《吴江舟中诗》(31.1cm×557cm)的兴趣。又在《跋停云馆米帖》里说:
“观米海岳书,矫矫沉雄,变化于献之、柳、虞,自为伸缩,观之不忍去。”「2」
可见王铎对米芾帖观之的感受和对米芾已经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另外王铎的仿米之作有《群玉堂帖》和《赠今础先生扇面八帧》(31.3cm×559.8cm)等。王铎对于小字变大字后如何意韵不减,当时做过一番探讨的。如《拟山园集》卷38跋柳书云:
“柳诚悬用《曹娥》、《黄庭》小楷法拓为大,力劲气玩完。矩共阴阳于羲于献,但以刀割,涂加四隅尔。”「3」
上述“拓为大”一词说明王铎早已发现柳公权用此法,但据我理解话语中是“原形放大”的意思。与之后王铎的“拓而为大”的本意有些不同。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王铎创作的《赠张抱一行书诗卷》(如图3),和《赠张抱一草书诗卷》(如图4),合计总长度达11.67米。以及同时期王铎创作的大量立轴书法作品,都以见得王铎对大幅作品的关注与自身实践合为一体。如此恢宏巨制,前无古人,后待来者。这也是他“拓而为大”的临摹与创作观开启的一把钥匙。
王铎“拓而为大”浅析(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56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