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代表作品《江帆楼阁图》描绘的是游人在江边欣赏的画面,江天一色,山峰高耸,密林掩映,阁楼曲折其间,游人骑马、挑担簇拥前后,画家以俯视的角度描绘了山脚下丛林中的楼阁和辽阔的江河,以及江面上的船只,意境深远。作者将树枝画的交错相连来表现它的枝繁叶茂,树的枝、干、叶用工整的双勾填色法来表现,先用石绿点染再用石青加上两笔交叉的线来表现松针,显得较为古拙,富有唐代人作画的旨意。在设色上,李思训不仅继承了展子虔金碧山水的画法,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自己的设色理念。整幅画以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等一些色彩艳丽的颜色为主,用石绿绘高大树木鲜嫩的树叶,而用深沉的石青、偏黑的蓝色绘画杂树的树叶,使树木颜色既富有变化又整体自然,描绘石头表面及松叶时采用鲜明的石绿,与用朱砂描绘廊檐及木柱的亮丽形成强烈的设色对比,使画面呈现给人金碧辉煌的富丽气息。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2.2 李昭道的青绿山水画设色特点
李昭道,得其父李思训真传,不仅擅长青绿山水,对人物、楼台、马匹鸟兽同样刻画细致入微,并创“海景”,被历代评论家称为“虽豆人寸马,亦须眉毕现”,对于他的山水画风,后人评价他能“变父之势,妙又过之”,称他比他父亲李思训画的更加精细巧妙。
他的代表作品《明皇幸蜀图》刻画的是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到四川避难途中的场景,整幅画面几乎被崇山峻岭所覆盖,白云缭绕,高矮错落的碧绿的树木生长在山坡间,穿着红色服饰的车队人马行驶其间给青绿的山间起到一丝点缀作用。这幅画中作者在描绘山体及树木时,相对在其父李思训的画法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整幅画的山势表现呈现给人一种严整庄肃的氛围,画面中山峰崎岖连绵,高耸入天,展现了蜀中的地理特色。从画法上看,李昭道吸收了吴道子的“疏体”山水画风格,先铺墨色,再染青绿,效仿他父亲对色彩的精工细致的描绘,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作者根据山石的形状外貌运用色彩皴染,用较重的色彩强化线条勾勒山石的转折处,用石绿色表现青草、苔藓下的地面与用赭石等暖色表现山体悬崖的立面在视觉上形成鲜明生动的对比,使得画面颜色更加生动,这种画法被视为山水画皴法中的先声。
3 青绿山水对后世的影响
3.1 对宋代青绿山水画设色的影响
北宋时期刮起一股崇尚“复古”之风,宋神宗去世,哲宗即位,但这位年轻的皇帝一切言行都要听从他的老师程颐的,主张一切用古礼。随着政治政策的改变,艺术也受到了影响,由于皇家的审美艺术崇尚“复古”,宫廷画家为了迎合皇室的喜好,改变风格,学古不学今,在水墨画上追溯到荆浩、关仝,在丹青设色上追溯到了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青绿山水画。
所谓“盛极则亦衰之始”,当一种画风发展到了成熟时期还不变革,那么就会出现流弊,就会走到尽头。不过正是这股“复古”之风的吹动,宋徽宗时期的大青绿山水在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基础上发展的更加丰富。这一时期有以青绿为主的称之“大青绿山水”,代表作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以浅绛淡彩后敷青绿色的称之“小青绿山水”,代表作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
唐代青绿山水画的设色对后世的影响(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64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