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王原祁与华山秋色图
王原祁(图1),生于1642年,卒于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江苏太仓人。祖父王时敏,父亲王揆,艺术世家,王原祁将娄东画派发展到了顶峰,是中国山水画的集大成者,融古人之长,自成一家,形成了自己风格。在王原祁二十岁之际,从祖父那里学习绘画,技艺俱进,得到他的认可,久而久之,汲取王时敏的艺术精华,八年以后,王原祁考中了举人,第二年考中进士,立之年更是官场步步为升,在他不惑之年出任左侍郎。为官之时,他仍然勤奋刻苦,每日课稿,慢慢积累,厚积薄发,当时,他的作品很受皇帝认可,久而久之,声名远扬,成为正统画派的领袖人物。王原祁以高深的艺术造诣对娄东画派以及后人的影响深远,后人争相学习王原祁,如黄鼎、盛大士,他们不仅学习他的笔墨功夫,而且十分推崇他的绘画思想理念。为后世的山水画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王原祁善于学习古人,他深爱研究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师法黄公望,以他为宗,集古人之长融于一体,下笔稳健,自称笔端“金刚杵”。他的画“熟而不甜,生而不涩,淡而厚,实而清”。[1]
王原祁不仅注重临学古人作品,而且他的技法常常是实践创作中总结而来,王原祁时常游览名山大川,其中华山是他最喜爱之地,西岳华山被人们称作太华山,太华山坐落于陕西省华阴市,十分陡峭险峻,放眼望去,山川之景美不胜收。王原祁数次登华山,醉心于此情此景,于是在游遍华山之后,完成此幅名作《华山秋色图》(图二),这幅作品高115.9公分,宽49.7公分,作品融入了画家的心血,画中笔墨、构图、意境等艺术手法堪称精湛,值得后人细心研究,为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和后人对王原祁绘画理论的研究十分都意义。
王原祁曾今记载:“余癸酉岁游华山,历婆萝、青柯二坪至回心石,日暮而返,作诗六章以纪其胜。此图就余所登步者写其大概,南峰、西峰目力所及也,惜少济胜之具,攀跻无缘,搁笔怅然。”[2] 当我们仔细赏析这幅作品时,可以看出王原祁喜好用黄公望的“浅绛法”[5],从作品透露出浓浓的元代笔墨气息,他从古人画作中汲取养分,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更多地体现了他对华山一带风景的感悟。今天再对这幅作品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古人山水画的理解与感悟,为今后的山水画学习奠定更扎实的基础。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3《华山秋色图》中的艺术语言
从美学角度出发,我们知道绘画艺术是艺术家对生活体验后的所思,所悟,艺术家们把他们的理想寄托在自己的作品中,通过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自然以及生命中真善美的追求,而一幅作品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便是艺术语言的运用,其中包括画面的构成要素、构图方法、审美特点、画面层次关系等等,艺术语言是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与绘画作品相融合的过渡桥梁,值得我们探讨研究。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王原祁绘画理论,我们有必要对《华山秋色图》中的艺术形式语言进行剖析,笔者从作品布局、笔墨、设色、意境等几个方面剖析,从而更直观形象地理解王原祁绘画理论。
3.1 《华山秋色图》之布局
谈到中国山水画,首先是山水画的画面整体布局,布局在山水画中十分重要,画面的构图、安排、以及空间处理的不同,使观赏者产生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布局也是创作一幅优秀山水作品的前提,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的六法论之“经营位置”[5],便是强调布局在画面中的重要作用。经过几个朝代画家不断完善,山水画的布局形成了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宾主、远近、实虚、疏密、聚散、开合、藏露、黑白、大小之间的关系。 以《华山秋色图》为例浅析王原祁绘画理论(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71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