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董其昌临古观及其影响(3)

时间:2021-12-21 20:34来源:毕业论文
他的第二次出仕是在天启二年(1622),光宗刚刚即位就立即启用这位处于江湖已二十余 年的老师。据《明史董其昌传》中记载:光宗立,问:旧讲官董先生安在

他的第二次出仕是在天启二年(1622),光宗刚刚即位就立即启用这位处于江湖已二十余 年的老师。据《明史·董其昌传》中记载:“光宗立,问:‘旧讲官董先生安在?’乃召为太常 少卿,掌国子司业事。”7这两个职位都很重要,董其昌似乎又在官路上走稳了一步。在《容台文 集》卷五中他写到“恭遇皇上念先帝凭几之命,叙讲读微劳,起臣太常少卿,荐列宫詹。”8他再 次出仕是带着浓厚的感恩色彩,因此虽说年岁已高,但认真负责。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光宗的驾 崩,熹宗即位后,魏忠贤与恶势力的勾结控制整个外庭,发动政变,使得朝廷上下再次动摇。这 在《明史》卷二百八十八《文苑传·董其昌》中有写到:“时政在阉竖,祸酷裂。”黑暗的再

6    《明史》卷七十三《职官志·二》,岳麓书社,1996 年版,第 1047 页。

7    《明史》卷二百八十八《文苑传·董其昌》,第 4196 页。

8    董其昌《容台文集》卷五《奏疏·引年乞休疏》,第 4196 页。

一次糜霾,使得董其昌对官场的热情和信心大打折扣,在天启五年(1625)七十一岁高龄、疾病 缠身的董其昌带着无奈和失望再次离开了纷扰的官场。

崇祯四年(1631),当时七十七岁高龄的董其昌再次出仕,而此时朝廷的祸、弹劾加之一 些老友的相继去世使得董其昌无心从政,在他八十岁的时候毅然决定离开庙堂之高地。

2。2 董其昌所处时代思想背景

中国传统思想哲学发展到了晚明时,浪漫zhuyi思潮开始出现,文人的思想出现了一个很重 要的变化:由之前的对事物外在的探究转变成对文人自己内在心灵的感知。每一个时代的文学 艺术的走向,都被它自身所处的时代哲学思想牵动引领着。明末,社会时局动乱不安,文人士大 夫迷恋禅学以逃离纷争的现实生活,因而谈禅成风、禅学盛行。许多人不仅仅谈禅,而且还身 体力行,进行禅修。在当时文人雅士研习佛理屡见不鲜,当时很多文人士大夫都积极参与到这 场个性解放的思想运动当中去,把佛禅思想转化到他们的文化命题和艺术创作中,像王阳明、 罗汝芳、李贽、徐渭、屠隆、汤显祖、陶望龄、袁宗道、张瑞图以及董其昌等他们都受到了 很大的影响。他们在彼此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生发。当时的晚明社会上充斥着的 思想浪潮将会在无形之中对每个人的艺术观念都会给予影响。书家在平时交友结友或者是与 僧人的交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定的思想观念,都会在艺术创作时以它自身独特的形式表现 出来,形成自己一种新的风格特点,并且这一过程随着自身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文献综述

3 董其昌的临古观

3。1 董其昌的创新性书法临古概述

临摹古代法帖是学习前人书法的有效手段,临古的最大意义是通过精确而反复的临写古 人书迹从而达到与古人接近的书写状态及心理状态,它是继承与创新不可或缺的桥梁。

白谦慎先生在《傅山的世界》一书指出: “在董其昌之前,书法家和鉴赏家的临古观念是 保守的,他们讨论的只是临摹中究竟应以形似还是神似为主要目的。在他们看来,临古不过是 书法学习的一个途径而已。但对董其昌而言,临古不仅是学书的途径,还被作为自我发挥的契 机。”9董氏对于临古有所创新。董其昌力倡应该继承前代的优秀书迹且一生致力于临古事业。 他的学书经历简单概括为“由晋入唐”的过程,如他在《画禅室随笔》卷一论法书部分提到“吾 学书在十七岁时,……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认为唐书不如魏晋,遂仿《黄庭 董其昌临古观及其影响(3):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8688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