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應的护理探讨【2457字】

时间:2023-05-14 18:38来源:毕业论文
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應的护理探讨【2457字】

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


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2(b)-0156-02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s,NPC)是以颈巴淋结转移和颅神经损害为临床表现的恶性肿瘤,在论文网国内的发生率极高,成为十大恶性癌肿之一,在某些高发区,竟成为癌肿之首。放射治疗对于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以及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毒素的吸收等,病人在照射数小时或1~2d后,常出现全身和局部反应,表现为虚弱。乏力。头晕。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口腔黏膜反应等。其中口腔黏膜是最常见的副反应之一,表现为患者口腔黏膜红肿。溃烂。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进食。饮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导致全身感染危及生命。为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措施。2012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鼻咽癌患者20例,根据病情分别进行放射治疗并对口腔粘膜辅以良好的护理以期预防和减缓急性放射反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患者20例,经鼻咽活检确诊为鼻咽癌,其中男13例,女7例,患者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53。5岁。患者吸鼻唾血,伴鼻塞,头痛,耳鸣,听力下降,耳内沉闷闭塞,复视,舌肌萎缩和伸舌偏斜等症状。

1。2放射治疗

选用线或高能X线(6~8MV)和电子束(4~5MeV)。一般于常规连续放疗,2Cy/次,5次/周,鼻咽总量(66~70)Gy/(6。5~7)周。

1。3评定标准

口腔黏膜是口腔的湿润衬里,在唇部。口腔黏膜与皮肤相连,向后延续为咽部黏膜,涎液腺开口于口腔,涎液流入口腔使口腔黏膜保持湿润。根据化疗毒副反应对口腔黏膜损伤程度的分级标准[1]:0级:正常;I级:红斑伴有疼痛;II级:红斑,溃疡可进食;III级:溃疡扩大,仅能进流质饮食;IV级:口腔大面积溃疡,张口困难,剧烈疼痛,不能进食。

1。4疗效评定

自觉症状消失,病损愈合为临床治愈;症状明显减轻,病损好转,疼痛减轻为有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恶化为无效[2]。

2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对病人应持积极治疗态度,工作耐心,清除顾虑,提高病人抗病信心。

2。2生活护理

放疗开始时给软饭或普通饭,2周后,如有纳差。味觉不敏。厌食肉类油腻之物时,可给清淡少油的素菜及蛋类。一旦发生口咽部溃疡应进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以减少对黏膜之刺激,并可避免疼痛。此外宜适当朴充牛奶。水果等,且须多饮水。重症摄食不足者应予补液,包括静脉高营养。

2。3放射治疗的护理

2。3。1放射治疗前护理

①向患者讲明放射治疗的重要性及有效性,整个治疗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及其有关注意事项筹。

②放疗前常规口腔处理,拔出严重的龇齿,残根,移去金属牙套。

③对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内科合并症,指标基本正常后再开始放疗,同时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因此类患者不仅放射敏感性较差,而且放疗并发症发生几率及严重长度明显增加。

④对术后病人的伤口,在接受放射治疗前应妥善处置,尤其是接近软骨及骨组织的伤口,须在愈合以后方可实行照射。一般伤口除急需照射外,也应在伤口愈合后接受照射治疗。

⑤掌握放疗技术,精心设计,及时缩野,改野,避免剂量重叠。控制适当的总剂量,并合理应用腔内近距离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技术进行局部加量,有条件时可采用调强适形照射技术。

⑥放射治疗之前应做肝肾功能及血象检查,白细胞在(4。0×109)/L以上,血小板在(100×109)/L以上,肝肾功能正常方可放射治疗。慢性消耗引起的恶病质应先纠正其恶病质再行放射治疗。

2。3。2放射治疗中护理

①放疗中注意保持鼻腔。鼻咽及口腔卫生,坚持鼻咽冲洗,漱口,双氟牙膏刷牙,以及每日的张口锻炼,避免反复感冒,口腔炎症诱发头面部蜂窝组织炎导致日后严重张口困难及软组织纤维化,诱发放射性脊髓炎。

②注意照射区皮肤护理勿受刺激或外伤,重视口腔清洁勿随意拔牙。

③放疗中适当使用免疫增强剂,以改善神经营养,使血液通畅,提高机体免疫力。

2。3。3放射治疗后护理在放疗后的2~4h会出现腮腺区急性肿胀,疼痛,因腮腺收照射后充血水肿,腮腺导管黏膜肿胀引流不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保持清淡饮食,含漱剂漱口,继续放疗3~4次后可自行消退,如症状严重,伴有局部红肿。全身发热。腮腺导管开口有脓性分泌物等,需局部及全身抗炎治疗并暂停放疗。

化疗后继续注意皮肤反应;嘱患者继续练习张口话动;防止头颈部蜂窝织炎等。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血压。脉搏和体温,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预防出血。从术后第1天起,用1。5百分号双氧水擦拭口腔,生理盐水冲洗,及时用负压吸引抽吸冲洗液,4次/d,防止口腔感染。

3结果

20例鼻咽癌患者中出现口腔粘膜急性反射反应:I级8例,II级7例,III级3例,IV级2例。19例患者(95百分号)7~10d痊愈,1例IV级患者显效,总有效率达100百分号,疗效满意。4讨论

鼻咽腔因其部位隐蔽,腔道狭小,四周结构复杂,且鼻咽癌病理大多数属低分化癌,易在早期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故肿瘤外科的切除原则应用于鼻咽部有一定的困难,因而一般先采用放疗,但在在放疗过程中以及放疗后容易出现放疗并发症,是正常组织和器官受到辐射而表现出的一种损伤,一般将其分为急性放疗并发症和晚期放疗并发症,急性放疗并发症指从放疗开始后90d内出现的任何正常组织,器官的损伤,口腔黏膜损伤便是其中不良反应之一。损害程度的轻重因射线源。辐射剂量。曝光时间。照射方法以及个体耐受差异不同。

在10Gy剂量照射后有黏膜发红。水肿,20Gy照射后黏膜充血更加明显,并有黄白色假膜覆盖,易出血,触痛剧烈;30Gy照射后黏膜水肿减退,而被覆假膜更加明显,有灼热疼痛感;50~70Gy及以上剂量照射后,有舌乳头萎缩,唾液腺萎缩,口腔干燥,黏膜疼痛,味觉障碍,舌灼痛,这些症状常常不可逆转。软腭。口唇。颊黏膜对放射线比较敏感,故反应较重,常常在口腔炎基础上并发溃疡。舌背和硬腭黏膜损害较轻,较少出现溃疡。全身症状包括乏力。头昏。恶心。失躬。常因血小扳减少而引起牙龈出血。鼻出血。咯血,白细胞减少引起继发感染和出血坏死性口腔溃疡。通过对20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中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使患者对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有正确的认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放射反应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使患者症状尽快缓解或消退,放疗计划顺利完成。因此,加强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口腔粘膜的放射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探讨

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應的护理探讨【2457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6741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