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心肌梗死中的运用
在面对重急症患者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一旦出现风险,必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1]。本次研究中对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对其使用常规急救护理措施与急救护理路径,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论文网p>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区间在48岁~77岁之间,平均年龄(64。8±2。9)岁。选取标准:(1)胸痛症状发作12~48h内入院;(2)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不存在异常的肝肾功能问题;(3)患者入院时无其他并发症;(4)患者入院后2h内经过心电图。心肌坏死等标志物证实其为急性心急梗死。
随机将102例患者分成A组和B组,每组51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本相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A组患者使用常规急诊护理方法,按照医生嘱咐开展急诊抢救护理动作。B组患者依照急救护理路径方式开展抢救工作,由护理部在AMI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基础上,参照国外AMI治疗护理的最新研究进展,订立AMI急救护理路径。患者到医院之后,先对患者开展急诊分诊,以在短时间内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而后立即开始急救护理路径[2]。
急诊抢救室配备了专业的急诊护士组长7人,轮流24h在岗工作。要求在5min内为患者给氧,氧流量每分钟2~5L,构建静脉通路,开展心电。血压和血氧的测试;10min内为患者做心电图,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并且检查心肌酶谱,依照医生的叮嘱为患者提供0。5mg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提供0。3g阿司匹林嚼服;15min内完成心电图检查报告,要是硝酸甘油不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则为患者提供吗啡进行镇痛操作,或者使用硝酸甘油做静脉滴注,同时一并同志心导管室做好准备;30min内为患者办理好住院手续,同时依照患者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为患者开展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急诊室的时间内为患者做好心电监护,对患者的心肌梗死并发症做密切观察,及时帮助患者一同处理心律失常问题;40min左右患者在吸氧与心电功能的监护作用下由急诊护士与医生将其送进心导管室[3]。
1。3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抢救过程中诊断。急诊。抢救。卧床与住院等方面所用时间对比,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过程中的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数据资料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做处理,计数使用百分号进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对比使用x2做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抢救效率对比
A组患者入院后诊断时间(2。5±0。7)nib,急诊停留时间(22。78±5。37)min,抢救时间(39。7±6。8)min;B组患者入院后诊断时间(0。5±0。1)min,急诊停留时间(9。45±2。42)min,抢救时间(62。4±7。4)min,两组抢救效率对比,B组效果明显优于A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参见表1。
表1两组抢救效率对比(min)
2。2两组康复效果对比
A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为(65。66±7。11)d,住院时间为(12。42±5。42)d,住院时间内,1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1。4百分号,B组患者卧床时间(43。56±6。26)d,住院时间(11。57±4。18)d,住院期间内有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9。8百分号,B组康复效果相比A组明显更好,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参见表2。
表2两组康复情况对比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是出现在灌装动脉基础上的血液供应量减少或者中断,从而造成相应的心机出现持续性的缺血问题而发生的部分心肌坏死,属于一项严重的内科危重症病症,临床常常会出现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的问题,也是临床心脏猝死的关键性因素[4]。
临床护理路径出现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使用路径方法无疑能够缩短住院时间,节约移交成本,还能够相应的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便是出现于此项基础上,具体针对急诊和心肌梗死患者的一般特点,在标准的时间规范内使用急救护理措施,把无序的术前准备变更成为有序的术前操作,按照医生的要求开展程序化护理操作。主要目的在于缩短患者在急诊科的护理治疗时间[5]。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B组应用急救护理路径,能够缩短抢救时间提升康复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命康复效能。
综上,在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症中使用急救护理路径,能够缩短病症检查和抢救的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率,让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接受到更有效的治疗[6]。
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心肌梗死中的运用
急救护理路径茬抢救心肌梗死中的运用【1583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69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