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狂犬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及护理對策研究【2296字】

时间:2023-05-22 21:08来源:毕业论文
狂犬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及护理對策研究【2296字】

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研究

狂犬病是一种因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该种疾病也称恐水症,其主要以侵犯神经系统为


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研究

狂犬病是一种因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该种疾病也称恐水症,其主要以侵犯神经系统为主要症状,其极有极高的死亡率。近年来养狗人越来越多,人与狗的接触也越来越多,人们发生狂犬病的机率也越来越大,而狂犬疫苗是目前临床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据论文网相关研究显示,未做接种者其发病率高达70百分号以上,而及时的接受高质量的狂犬疫苗接种可以有效的将发病率降低至1百分号以下[1]。狂犬疫苗的接种在预防狂犬病的同时也会导致接种者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在接种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接种者的不良反应,并作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预防。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接种及免疫的成功。本文就我中心近期内狂犬疫苗接种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择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中心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63例接种者作为研究对象。

1。2护理方法

1。2。1接种前护理:护理人员详细询问接种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等情况。对存在药物过敏史或其他生物免疫过敏史的接种者,可先进行皮试,若皮试结果为阳性,则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注射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在疫苗注射前,护理人员应仔细核对疫苗的有效日期,并查看疫苗保存的温度是否适宜,以保证疫苗质量,杜绝出现因药物质量而发生的不良反应。

1。2。2接种部位护理:在选择接种部位时,成年人群应接种于臂三角肌,儿童应接种于大腿外侧肌肉。同时选取粗长型针头,以避免接种者接种部位局部发生红肿[2]。此外护理人员需做好接种部位局部的护理工作,保持接种部位皮肤的清洁。干燥,同时为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接种。

1。2。3不良反应的护理:接种期间,护理人员应时刻密切观察接种人群,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做出及时的对症护理。对局部出现严重红肿。瘙痒者,可每日进行硫酸镁的湿敷,以达到消炎镇痛的效果[3]。儿童因皮肤敏感性高,因此其局部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也较高,因此儿童接种后护理人员及监护人应密切观察,出现异常的应及时就医处理;对出现发热现象者,在体温不超过38。5℃的情况下可实施冰敷。乙醇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在体温高于38。5℃的情况下应实施药物降温并嘱接种者多饮水;对出现头昏。头痛现象者,应嘱其卧床休养,使症状自行缓解;对出现恶心。呕吐现象者,应指导其进食高能量。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对出现大范围皮疹。痉痒现象者,应立即给予抗敏治疗,并做好接种者的皮肤护理工作,防止接种者手抓皮肤所引起的继发性感染,同时禁用热水。肥皂等洗澡,切忌阳光暴晒等所造成的刺激[4];对出现严重荨麻疹者,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治疗,同时实施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以缓解接种者血管神经性水肿现象。此外,指导接种者在疫苗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忌辛辣。烟酒。茶。咖啡等兴奋神经的食品。饮品。

1。2。4心理护理:狂犬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会让接种者出现一些紧张。焦虑。恐惧等的心理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接种人群的心理护理工作。首先应耐心。和善的告知接种者狂犬疫苗接种的目的及意义,并介绍成功案例,使其知道疫苗接种是安全可行的。其次,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告知接种者疫苗接种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正确的应对处理措施,使其了解正确。及时的处理是可以消除疫苗接种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的,以消除接种者不良的心理情绪,积极配合疫苗的接种工作。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中心合计接收狂犬疫苗接种者2137例,其中6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2。95百分号。63例不良反应发生者中男性32例。女性31例;年龄最小者仅为3个月,年龄最大者为88岁,其中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及60岁以上,分别占总数的36。51百分号(23例)。23。81百分号(15例)。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集中在首次接种,之后随着针次的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降低,本组第一针26例。占41。27百分号;第二针13例。占20。63百分号;第三针14例。占22。22百分号;第四针6例。占9。52百分号;第五针4例。占6。35百分号。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为局部红肿。疼痛,其表现构成详见表1。

表1:表示不良反应发生表现的构成[n(百分号)]

2。2护理效果:本组63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接种者在经过积极。有效的对症护理后,全部患者血清测定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全部阳性,接种疫苗全部成功。

3讨论

狂犬病是一种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疾病,传统观念错误的认为只有疯狗。病狗咬伤才会传染,但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臭鼬。狐狸。猫等也会传染该种疾病[5]。狂犬病感染后,受伤者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多数会发生死亡,目前临床对于该种传染性疾病尚无特效疗法或特效药物。狂犬疫苗是目前临床预防狂犬病唯一有效的途径,临床实践提示,及时的接受高质量的狂犬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

现今社会养狗人士越来越多,狗咬伤人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因此狂犬疫苗的接种人群也就越来越多。但狂犬疫苗毕竟属于异物抗原,因此在接种过程中,部分接种者会因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及个体差异而出现不良反应。本次笔者通过对近期内在我中心接种狂犬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63例接种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发现,10岁以下及60岁以上人群是不良反应好发的主要人群,前者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后者机体功能衰退,因此为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护理人员在对这两类人群进行接种时应密切观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此外,结果显示,首次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较高,提示护理人员应对首次接种者高度重视,在接种后半小时内应密切观察。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看,局部的不良反应占多数,因此应接种部位应交替进行,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接种,同时接种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避免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狂犬疫苗的接种是目前临床防治狂犬病唯一有效的手段,因此临床应加强疫苗接种期间的护理工作,防范疫苗接种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这对提高接种成功率及免疫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研究

狂犬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及护理對策研究【2296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6990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