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老年患者PICC非正常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對策【2015字】

时间:2023-05-22 21:11来源:毕业论文
老年患者PICC非正常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對策【2015字】

老年患者PICC非正常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老年


老年患者PICC非正常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老年PICC置管患者147例,其中男121例,女26例,年龄72~96岁,平均年龄82岁,留置时间45~314d,其中恶性肿瘤5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2论文网2例,脑血管意外20例,老年痴呆等无自主进食能力需长期肠外营养49例。

1。2方法由本院具有PICC操作资质的护士负责置管操作,材料均采用三向瓣膜式PICC(美国巴德公司生产),型号4Fr,长度60cm,导管末端连接无针头系统,穿刺点用10cm×12cm的3M无菌透明贴膜覆盖。穿刺部位中贵要静脉88例,肘正中静脉40例,头静脉19例。置管后每7天对导管维护1次,出院后的PICC带管患者在PICC专科护理门诊进行维护。

1。3判断标准正常拔管:患者治疗结束或患者死亡。非正常拔管:各种原因致导管功能丧失或预定治疗未结束不得以而拔除导管。

2结果

147例老年PICC置管患者中,49例仍在使用,54例治疗结束时正常拔管,留置时间21~314d,平均留置时间99d。44例非正常拔管,留置时间1~53d,占留置总例数的29。93百分号。44例老年患者非正常拔管的原因分布,见表1。

3PICC异常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3。1导管堵塞

3。1。1原因分析本组患者有12例,其中血凝性堵管为7例。原因是老年肿瘤患者血液黏稠度较高,血液呈高凝状态,而频繁的咳嗽使胸腔内压增高,血液反流至导管腔内,造成堵管[1,2]。其他5例患者为药物性堵塞,均是长期输入脂肪乳等高浓度的液体,药物沉积在管壁,护士冲管不及时,不彻底或未掌握正确冲封管技术,引起管腔的狭窄。堵塞。

3。1。2对策①将导管末端置入最佳位置,即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接处,使导管末端周围的压力处于较低的水平。②加强宣教,指导患者避免置管侧肢用力过度,避免屏气等。③及时处理患者的咳嗽等症状。④掌握正确的冲封管技术,应用高渗性。高pH值。高刺激的药物及血制品时,每6~8h用0。9百分号生理盐水(NS)20ml冲管,输液完毕后及时脉冲正压封管[3]。⑤一旦发生堵管,不能强行推注,否则有导致栓塞或导管破裂的危险,堵管发生时不要轻易拔管,可用1:5000U尿激酶溶液1ml进行溶栓,保留30min以上,抽出溶液后再用NS20ml冲洗管道,反复多次进行,部分患者导管内血栓可溶解。

3。2穿刺点渗血渗液

3。2。1原因分析本组发生穿刺点渗血为8例,原因是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药物毒副作用致骨髓抑制,引起血小板低下,又因心脑血管疾病常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凝血功能下降,穿刺后肢体活动过频,压迫时间不够;穿刺渗液为2例,原因是导管头端未到达规定位置,被不明原因的静脉夹层或肿瘤压迫,导致纤维蛋白鞘包裹,药物从阻力最低点流出。

3。2。2对策①穿刺前正确评估患者,根据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来决定是否置管。②置管后及时进行局部按压,保证按压30min以上,并嘱患者穿刺侧肢体勿频繁活动。③穿刺点可放置小块纱布吸收渗血并及时更换。④如渗液考虑纤维蛋白鞘包裹,可采用导管堵塞处理方法,用尿激酶作为溶栓剂处理。

3。3CRI

3。3。1原因分析本组发生CRI为8例,CRI是PICC置管后的重要并发症,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低,体质差,且存在糖尿病等易感因素,自身免疫力低下,置管维护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规范,患者依从性差,无菌贴膜边卷起或打湿后未及时处理。

3。3。2对策①各操作严格按照无菌技术原则,导管脱出部分禁止再送入血管内,如发现穿刺点有红肿或(和)脓性分泌物,应用碘伏消毒,并沿静脉走向离心往穿刺点处挤压分泌物,按时换药,直至症状消失。②对带管出院患者加强导管维护的健康宣教。如发现贴膜潮湿或起边,及时来院维护,不要自行处理。③患者出现高热。寒颤症状,及时排除其他感染因素,从导管抽血做培养,拔管并做导管头端细菌培养。3。4血栓形成

3。4。1原因分析本组有5例患者由于血栓形成而拔管,分析原因,PICC置入时间较长,长期在血管中,影响正常血流,血流速度减慢并形成漩流进而产生微血栓[4],血管壁受损或炎性反应,导管头端位置不理想。

3。4。2对策根据血管粗细选择能满足治疗需要的最小。最细规格的导管,穿刺过程中争取一次成功,避免反复穿刺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并尽量保持导管头端在适当的位置,如导管头端位置不理想,应严密观察置管侧肢臂围情况。

3。5机械性静脉炎

3。5。1原因分析本组患者有4例,患者长期住院,导管穿刺置入的静脉因多次反复输液导致损伤,穿刺困难送管不畅。导管过粗。置管侧肢体早期活动过频均可造成静脉炎。

3。5。2对策①加强健康宣教,提倡早期置管。②正确的评估血管,尽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送管速度应均匀,不宜过快。③出现静脉炎后给予康惠尔长效透明贴外贴,均可治愈。

3。6导管脱出

3。6。1原因分析本组患者有3例,患者穿刺侧肢体活动过频,贴膜固定不牢,贴膜受潮边缘翘起。松动,患者烦躁不安,依从性差,致导管自行脱出。

3。6。2对策①妥善双固定导管,留在体外的导管S形固定,避免扭曲打折,修剪后要确定导管与接头锁紧,防止滑脱。②更换敷料时向心性揭开,每次更换敷料时观察导管刻度,有无脱出,并做好相关记录。③对躁动不安。老年痴呆患者加强陪护,密切巡视,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固定,加强防护人员的健康宣教。

综上所述,PICC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深静脉置管术,留置时间可长达一年,是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首选静脉输液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PICC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时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能够降低非正常拔管的发生率,从而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老年患者PICC非正常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老年患者PICC非正常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對策【2015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6997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