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34例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7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率。感染率及住院时间和论文网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患者切口愈合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切口感染率显著下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提高切口愈合率,预防感染,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切口感染为胃肠道手术常见并发症,术后伴有疼痛。体温升高等症状,若术后2~4d疼痛症状无缓解,同时出现切口红肿。发热等表现,表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切口感染,切口感染影响器官功能,直接影响预后,严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防止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34例胃肠道手术患者进行分组,讨论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经胃肠道手术治疗的13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7例。其中实验组男37例,女30例,年龄42~64岁,平均年龄(52。16±3。94)岁;按照疾病类型划分,阑尾炎患者25例,急性腹膜炎患者17例,胃癌患者9例,直肠癌患者6例,腹外疝患者10例。对照组男40例,女27例,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54。27±3。58)岁。按照疾病类型划分,阑尾炎患者23例,急性腹膜炎患者15例,胃癌患者10例,直肠癌患者7例,腹外疝患者12例。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自愿参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手术室手术干预,主要包括[2]:①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人员至病房向患者讲解病历,同医护人员沟通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向患者讲解手术室环境。注意事项。手术方案等,术前禁食,更换衣物,给予患者心理干预,缓解患者不良情绪;②加强手术室管理:手术间严格消毒,连台手术需严格消毒,特殊感染患者需应用含氯消毒剂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③切口护理:术区进行消毒,皮肤消毒面积超过切口22cm,切口区域应用皮肤保护膜,切开腹腔应用保护器保护切口,防止感染,胃肠道切口需经保护垫保护,缝合腹膜应用碘伏冲洗,并经生理盐水冲洗。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率。感染率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切口愈合判定标准[3]:甲级:切口无不良反应;乙级:愈合欠佳,血肿。皮肤坏死,但无化脓;丙级:切口化脓和引流,其中丙级愈合表示切口感染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百分号)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伤口愈合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胃肠道手术切口多为Ⅱ。Ⅲ类,术后具有较高切口感染率。文献报道[4],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为临床常见并发症,其感染率约为25百分号,为医院感染常见原因。胃肠道菌群较多,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率高于其他手术。切口感染延长愈合时间,同时可导致全身反应,包括疼痛。器官功能衰竭等。影响切口感染因素较多,包括空气。手术室医护人员。环境。患者自身因素。手术器械等。因此,加强手术室管理,严格执行消毒操作对降低胃肠道术后切口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前访视,给予心理干预,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避免因不良情绪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术前清洁皮肤,降低皮肤及胃肠道内细菌,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手术室物品消毒,术后及时冲洗,并采用敷料将切口覆盖,同时及时更换敷料,促进伤口愈合[5]。通过采取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清除细菌源,切断细菌切口途径,降低感染发生率。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切口愈合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切口感染率显著下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干预用于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可促进切口愈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手术室护理干预對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1728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