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动脉测压监测斷腕(肢)再植术后早期血管危象的护理体會【2835字】

时间:2023-05-28 08:38来源:毕业论文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动脉测压监测斷腕(肢)再植术后早期血管危象的护理体會【2835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动脉测压监测断腕(肢)再植术后早期血管危象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分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动脉测压监测断腕(肢)再植术后早期血管危象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动脉压力检测与腕(肢)再植术后早期血管危象的相互关联性,制定防治措施,为临床血管危象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60例行腕(肢)再植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病例试验组论文网与病例?φ兆椋?各30例。病例试验组在断腕(肢)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高发期(48~72h)内,给予DSA显像配合DSA测压;病例对照组单纯给予DSA显像处理。选择同期30例青年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DSA技术给予DSA测压。统计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肢体尺动脉及桡动脉平均动脉压。血流分级。关节活动度以及断腕(肢)成活率,并且制定相应临床护理防治干预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患者伤残程度。结果病例试验组腕(肢)再植术后患腕(肢)的尺动脉及桡动脉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病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两组血流灌注分级情况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病例试验组血流注分级情况优于病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试验组再植术后关节活动度为(178。37±31。11)°,断腕(肢)成活率为86。67百分号,均高于病例对照组的(104。37±38。27)°。63。33百分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减影血管引导下动脉测压能够准确。动态的反映再植血管内的血流灌注情况,在监测断腕(肢)再植术后早期血管危象中发挥重要作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0。084

腕(肢)再植术是外科临床较为复杂的一种外科修复手术,是挽救断离患肢,恢复肢体功能的有效措施,具有手术时间长。过程复杂等特点[1]。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腕(肢)再植术的成功率不断提高。但是血管危象是腕(肢)再植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会导致再植肢体早期血流状态出现异常,严重降低手术成功率,影响患肢存活[2]。因此,早期血管危象的预测和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就DSA引导下动脉压力检测与腕(肢)再植术后早期血管危象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本院行腕(肢)再植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病例试验组与病例对照组,各30例。为了消除系统误差,确保患者在进入介入手术室时,再决定具体分组情况。病例试验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15~57岁,平均年龄(37。27±4。07)岁,在断腕(肢)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高发期内,给予DSA显像配合DSA测压。病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6~57岁,平均年龄(38。18±5。31)岁,单纯给予DSA显像处理。同期选择30例青年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9~51岁,平均年龄(38。44±3。51)岁,应用DSA技术给予DSA测压处理。病例两组患者纳入标准:①断腕(肢)再植术后48~72h以内;②对碘造影剂不过敏。病例两组患者排除标准:①断腕(肢)再植术后出现感染;②断腕(肢)再植术前有血管异常症状;③再植术后出现血管痉挛或者肢体坏死。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①术前常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胸部X光检测;②给予患者进行碘过敏测试,一旦出现阳性,应在术前3d给予脱敏治疗;③术前30min给予注射鲁米那钠。

1。2。2器械准备5F多功能导管。血管造影手术包。压力袋。动脉测压管。5F血管稍。160cm长导丝。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以及肝肾盐水等。

1。2。3造影步骤①于患者腹股沟韧带下2cm股动脉处进行穿刺,在导丝复杂下置入血管稍;②连接2个滴注,接入高压注射器并抽吸造影剂;③静脉注射肝素盐水,1mg/kg;④在透视下行尺。桡动脉造影,并检测肢体尺动脉及桡动脉压力。

1。2。4护理方法①保持病房室温在20~25℃,确保病房安静。舒适和空气清新。循环。局部应用红外线照射,以利于血液循环;严禁室内有人吸烟,防止血管痉挛。②密切关注患者术后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因血容量不足而导致的休克和再植肢体血液循环不良等症状,应及时加以干预和处理。

1。3观察指标统计比较三组对象的肢体尺动脉及桡动脉平均动脉压。血流分级。关节活动度以及断腕(肢)再植成活率。血流灌注分级标准:0级:断肢区域放射性极少,血液灌注不明显,手术效果欠佳;Ⅰ级:断肢区有显影,但图像模糊不清,供血不良;Ⅱ级:断肢区血液灌注显影正常,供血良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百分号)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肢体尺动脉及桡动脉平均动脉压的比较病例两组腕(肢)再植术后患腕(肢)的尺动脉及桡动脉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试验组腕(肢)再植术后患腕(肢)的尺动脉及桡动脉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病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三组血流灌注分级情况的比较病例两组血流灌注分级情况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试验组血流灌注分级情况优于病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病例两组术后关节活动度以及断腕(肢)成活率的比较病例试验组再植术后关节活动度以及断腕(肢)成活率均高于病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3讨论

断腕(肢)再植是临床外科与显微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一项手术,主要是通过外科手术方式挽救患者的损伤患肢,恢复肢体正常功能[3]。近些年,随着显微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中应用的辅助器械也在不断更新,更加人性化和精细化,显著提高断腕(肢)再植的成活率[4-6]。尽管如此,断腕(肢)再植术后由血栓。动脉痉挛所导致的血管危象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以及腕(肢)再植的成活率,仍是断腕(肢)再植手术后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尤其在术后(48~72h)的血管危象高发期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可达50百分号~80百分号[7-9]。在此期间,患肢重新吻合,肌肉快速收缩,但舒张功能却尚未恢复,一旦吸烟。疼痛或者体位的变化都会导致剧烈的动脉痉挛,形成血栓。如果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血管危象会急促恶化,植入肢体组织发生变性。缺氧及缺血,最终导致植入手术的失败,同时这也是断腕(肢)再植手术中最重要的高危因素[10-12]。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和预测到异常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DSA应用导管技术对植入患腕(肢)动脉血管血压。血流等指标进行动态。实时的检测,根据DSA提供的静。动脉血流灌注情况,为分级。护理提供专业参考,并根据临床信息制定准确。高效的治疗。护理方案,从而能够显著提高患肢的存活机率[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两组腕(肢)再植术后患腕(肢)的尺动脉及桡动脉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数字减影血管引导能够准确显示断腕(肢)再植术后尺动脉及桡动脉平均动脉压;病例组血流灌注分级情况显著低于正常对照?M;病例两组内比较,病例试验组优于病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数字减影血管引导技术能够动态。清晰显示流灌注分级情况;病例试验组再植术后关节活动度以及断腕(肢)成活率均高于病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数字减影血管引导能够显著提高断腕(肢)再植术后关节活动度以及成活率。

综上所述,数字减影血管引导下动脉压力检测准确显示患腕(肢)血管血压。血流等相关信息,在断腕(肢)再植术后早期血管危象的预测和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必要科学依据,从而有效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预后康复质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动脉测压监测断腕(肢)再植术后早期血管危象的护理体会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动脉测压监测斷腕(肢)再植术后早期血管危象的护理体會【2835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182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