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舒适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效果评价【1972字】

时间:2023-05-28 08:45来源:毕业论文
舒适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效果评价【1972字】

舒适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


舒适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该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4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论文网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患者舒适度显著提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疾病恢复,临床效果明显。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3(a)-0156-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临床给予患者舒适护理,不仅有助于临床症状改善,同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其恢复,临床效果明显。为探讨舒适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为探讨舒适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2009年10月―2011年10月,该院对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86例患者诊断结果均符合WHO公布的标准。将86例患者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45。7岁;前壁心肌梗死19例,后壁心肌梗死14例,下壁心肌梗死10例。护理组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33~81岁,平均年龄46。3岁;前壁心肌梗死21例,后壁心肌梗死13例,下壁心肌梗死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舒适护理内容如下:①心理舒适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有焦虑。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而且,有的患者因对疾病认识不足,对治疗丧失信心,消极对待治疗或不积极配合治疗,上述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疾病进展。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消极心理应给予针对性地护理,要向患者宣教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向其讲解临床治疗方法,耐心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饮食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存在心肌供血不足。心肌坏死。新功能下降。心排除量下降等,加之患者长时间卧床,消化功能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弱[1]。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饮食护理,督促患者多进食营养丰富。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低脂肪等食物,尽量少食多餐,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禁食刺激性食物;③体位舒适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要求,给患者创造合适的体位,通过观察患者表情或询问等方式给予调整;④生理舒适护理:护理人员要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光线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的病室环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会出现疼痛,疼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适,而且会刺激交感神经加重应激反应,从而加重病情,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一旦出现疼痛,要给予镇痛治疗,此外,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痛阈值,加强对疼痛的克制,鼓励患者呻吟,并适时分散患者注意力[2];在患者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药密切观察是否存在心律失常或血倾向等。

1。3评价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舒适度及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均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并发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患者失眠。情绪烦躁。腹胀便秘以及腰背酸痛等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病,其具有发病急,致死率高等特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药绝对卧床一段时间,长时间的卧床,不变更体位,会使患者腰酸腿疼,烦躁不安,产生疲劳感,以至于患者无法完全遵从医嘱而任意变换体位,这种现象会引起患者自身生命体征的改变,严重地甚至引起患者死亡。以往临床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指导患者每隔2h变换体位,常规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因体位造成的不适,但不能完全缓解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目前,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舒适护理成为患者认可度较高的一种护理方法。该院对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较好地改善了以往护理过程中的不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舒适护理师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对患者进行治疗,让患者在疾病治疗的全过程感到舒适。舒适护理使患者感受到愉快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不愉快,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配合疾病治疗,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满意度[3]。该研究结果显示,舒适护理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舒适护理组患者失眠。情绪烦躁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作用明显,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满意度及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同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效果评价

舒适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效果评价【1972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198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