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护理心理學实训教學研究【3365字】

时间:2023-06-04 09:02来源:毕业论文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护理心理學实训教學研究【3365字】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51-02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的规律。特点,论文网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作为护理心理学教学中重要环节,有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服务,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当前,护理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与护理岗位的职业要求不完全一致,理论。实训等教学环节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不利于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因此,为了适应现代护理岗位需求,课题组尝试建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体系,探讨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心理学实训的教学效果,以期为探索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方式提供参考。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2014年9月初,采用方便取样,在广西卫生职业技术2013级护理专业平行班级中随机选取4个班级,其中两个班为对照组,另外两个班为实验组,对照组117人,年龄(20。14±0。73)岁,实验组118人,年龄(20。10±0。66),两组均为女生,学生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具体如下:

1。对对照组实施传统模式的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即对照组先进行理论学习22学时,再安排实训学习8学时。实训分为若干项目,每个项目包括学习目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例如在放松训练的实训项目教学中,老师提出学习目标:掌握放松训练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给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后让学生分组练习。

2。对实验组实施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通过与临床护理专家沟通调研,总结出医院相关护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护士具备护理专业操作技能。健康教育。人际沟通。团队协作。人文关怀等能力,结合护理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将护理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整改,分为基础心理学知识。心理护理知识。护士职业心理知识三个模块,每个知识模块设计相应的实训教学内容,分别为:基础心理学实验。心理护理技术。护士职业心理素质训练三个模块,即完成知识模块的理论授课后进行相应的实训课教学。每个实训模块包括若干实训项目,每个项目包括任务引领。学习目标。操作流程。情境操作。注意事项。评分标准等教学环节。每个环节均按护理岗位需求进行设计,并遵照心理护理的工作过程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四个步骤,组织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教学。例如在心理护理干预技术模块的放松训练实训项目教学中,课前由教师根据岗位需求,设计典型病例的剧本,培训标准化病人;上课时先由教师模拟临床情境,按照心理护理工作的过程,对标准化病人进行评估病人―护理计划―放松训练―评价病人“的规范示教,并给学生提出与护理工作岗位有关的实训任务及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学会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操作技能。能顺利与患者进行沟通。能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等;随后学生3人为一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操作的分组练习,熟练操作的流程;练习期间,老师进行巡视,及时纠正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操作的质量;学生分组练习后,再对标准化病人进行放松训练的操作练习,由标准化病人给出反馈和意见,老师亦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学生是否完成护理岗位需求的任务和目标,学生进行反思和分享;课后学生完成与实训教学相关的作业。

3。实施教学的场所及人员。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实训教学的场所均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心理学实训室,实训室配备了模拟病床单位。心理测评软件生物反馈仪等仪器设备,并装有摄像头。音响。电脑。大屏幕液晶显示器等多媒体设备,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开展单向观察。开展影像资料播放等多手段的教学活动。

进行实训教学的教师为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及高校教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并定期到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具有丰富的临床心理工作经验及实践教学能力。

(三)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训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过程性考核为学生课堂表现。考勤情况及实训项目教学后作业完成情况,作业包括完成基础心理实验报告。心理测量自评报告和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培养的论文各一份,评分由授课教师来完成,总分为40分。终结性考核由学生抽取考核进行操作,考核成绩由考核教师进行评分,总分为50分。考核后学生需完成与操作考核相关的理论知识问题,回答问题总分为10分。考核完成后采用自制问卷对实验组进行教学效果的调查。

(四)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率描述;计量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s);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训前后两组过程性考核分。操作考核分。回答问题分,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过程性考核分。操作考核分。回答问题分比较。教学后,实验组过程性考核分。操作考核分。回答问题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

(二)实验组对教学效果评价。实验组118人,发放问卷118份,回收问卷118份,有效问卷118份(100百分号)。实验组80百分号以上的学生认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实训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操作能力。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有利于加强对护理心理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敬业精神,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三。讨论

(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护理心理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反映护理心理学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抽象枯燥,不易理解。很多实习护生及毕业护生反映,虽然学习了护理心理学这门课程,但在临床工作中不知如何与患者交流,不知道心理护理如何开展。说明学生对心理护理的学习还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应用到实践中。在对实验组的实训教学中,模拟临床心理护理工作过程及情境,使得抽象的心理护理工作更直观,易于学生理解,同时老师通过规范化的示教及直接纠正学生练习中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对标准化病人进行操作以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使得操作技能得到练习和强化记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在与操作相关的理论知识考核中,实验组回答问题的分数高于对照组,说明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护理心理学知识。

(二)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促进心理健康。对照组的实训教学在理论授课结束后进行,使得理论和实践脱节,增加了学生在实训学习的难度,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实验组在完成知识模块的理论授课后安排相应模块的实训课教学,使理论和实践不脱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案例,培训标准化病人,模拟临床情境进行示教,让教学更接近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环节,掌握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的方法,也学会了解自己。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同时促进了心理健康。

(三)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在实训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并按护理职业岗位需求,模拟临床情境对标准化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操作,使得学生通过护患对话的练习,更好地学习如何接触和了解病人,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教学中,教师提出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学生在练习中通过分工与合作,相互接纳和支持,彼此指出不足之处,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人文关怀能力。在实训中通过模拟临床情境和角色扮演,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体会到了患者所承受的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压力,体会到了护士责任重大,敬业爱岗的意义,体会到了人文关怀在工作中的意义,在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能更好地以患者为中心,更好地完成优质护理服务。

此外,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设计和演示护理专业岗位需求贴合的情境案例,并根据学生具体表现指导教学,这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心理工作经验和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对教师要求提高了,将促使教师不断进行业务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研究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护理心理學实训教學研究【3365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321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