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医源远流长,是一门具逻辑和富饶哲理的医学。其主要理论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天人相应“,而中国社会与中医理论无不与天-地-人“三才模式相呼应。现今备受关注的应激学说。生物全息论和亚健康,均与中医提倡的养生相吻合。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中医强调情志因素,治病先治心,强调心理与论文网身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这正是健康人生的明证。
[关键字]中医;哲学;生物全息论;亚健康
PhilosophyofTCMandmodernlife
[Abstract]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hasbeenwellestablishedoflongstanding。Itisalogicalmedicalsciencefullofphilosophy。Themaintheoriesincludeyin-yangtheory“,thetheoryoffiveelements“andrelevantadaptationofthehumanbodytonaturalenvironment“。BoththeChinesesocietyandTCMtheoriesareinvariablyechoingtothethree-talentsmodelofheaven-earth-man“。Thecurrentemphaticstresstheory,aswellasthetheoryofbiologyholographandsubhealthareallcoincidentwithhealthpreservationpromotedbyTCM。Internalclassicstates:vitalitycomplieswithnonchalantandnihility。“ThecorrespondencebetweenmanandthenaturethatalwaysemphasizedbyTCMisactuallyabeaconlightingupthewayforwardtohealthylife。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hilosophy;theoryofbiologyholograph;subhealth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始有神农尝百草为民创药方;扁鹊辨脉能预知生死;华佗刮骨疗疾。早期孕育于人类生活上获得的经验,发展成中药学。针灸。推拿等;其后更融入了不少古代哲理于一身,共冶一炉。中医认为天与地。阴与阳。人与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更为中医注入生命力,使其成为更合乎逻辑而且具有饶富哲理的一门医学。
中国人与中医理论息息相关。不少人每天饮用的汤水,乃至一些补品和中成药,均或多或少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个中蕴含了不少人生的道理。
1整体观与三才模式
先秦时的中国,百家争鸣,不少重要的思想在那时萌芽,而中医学亦茁壮成长。中国的哲学对中医影响甚为深远。可以说,中医不少理论,融会了中国的思想与哲学于一体_中国人的心灵或多或少游刃于儒。释。道之间:儒家的忠孝仁义。礼义廉耻;佛家的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乃至道家的清静无为。洒脱自在。中国人温柔敦厚,以客为大之心,在不少中药方剂中反映出来。中药方剂上的君。臣。佐。使“,共冶一炉,发挥所长,互补不足,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美德。文化历史,往往能反映民族个性,而中医中药正是活生生的例子。
另一方面,中医理论亦包括阐释宇宙万物的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的阴阳学说“和了解万物运动变化关系的五行学说“。当中亦有强调人与自然永恒呼应合一的天人相应“,主张人和大自然息息相关,人体生理。心理。病理皆受自然界影响。其中的理论,若细细体会,亦含哲理: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既具协调作用,又互为影响;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心理活动无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心理活动和生理功能势必相互关联。从生理上来说,人体由脏腑。组织。器官组成,各具不同功能,互相资助制约。相当于人于社会中,局部功能乃全体活动的一部分,生理上又紧密联系,在病理上更互为影响。
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特征。中医强调人的身心统一,黄帝内经曰:形与神俱,乃成为人;如形与神离,则形骸独居而终。“内经成书在公元前475~前221年,距今已2000余年,它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认为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认为每位医者均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环境种种影响因素,人事“泛指社会人际之事,小至于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家境遭遇及个人经历等;大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风习俗等,这些内容均与人体身心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细菌。病毒等的邪气,心理。情志等的压力,无不都是在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中医的整体观。和谐观,诚然是中国文化上的瑰宝。
反观自然界,存在着生物生存繁衍的条件,如阳光。空气。水。温度。磁场。引力场。生物圈。食物链等,其中出现任何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生活活动。故社会环境变迁,政治。经济地位有异,在物质和身心功能上必有差异。生活紧张。人事繁琐。情绪波动,将导致疾病丛生。中医重视社会环境调整,改善生理。心理和病理,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标。其实,中医自古强调全人疗护的医学模式,这是十分科学而前瞻的,远较西方身。心一元论“领先提出。医学模式渐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健康“概念从单纯的无病状态“,转为身心健康与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这些无不和人与天地相应的天-地-人三才模式相呼应。中国哲学思想的三才“:天。地。人是一个循环,人类在地球生活,与天和地有相互的对应和关联。
天人合一“高度概括了中医学的整体观。人类生存的完整性应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与协调,许多疾病的产生,除了生物因素外,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相关的联系。有谓七情致病“,既可直接伤及内脏,也可影响到相关脏腑气机,最后影响病情变化。
天人相应,不是空洞的说教,它在中医上有其特定的内涵。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这里的大纪“是自然界的大规律,即天地之道。故天人相应,即天地之大道与人的生存之道的相应。又因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保命全形论),故人的生存之道必须主动地顺应自然之大道,这两点是天人相应的基本前提。
自然界之道,有常亦有变。比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的是其常。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金匮要略·第一),这里的害“和覆“则是其变,即异常。自然界之道的异常,又包括太过和不及两端。如果进一步讨论,则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金匮要略·第一)之说。这是张仲景以四时节气为依据,对气候变化太过。不及的具体分析。可见人生于天地自然之中,不仅在正常情况下要与自然界四时气候相应,更要在四时气候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到相应。这就要求人必须掌握两方面知识:既懂得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常。太过和不及之变,也要注意自身变化中的常。太过和不及之变。对于认识和防治外感病来说,人与自然双方的这六个方面是至为重要的。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素问·生气通天论);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素问·上古天真论),均显示了中医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界之间是共生的,而不是对抗的关系。
[1][2]下一页
中医哲學与现代人生【2436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4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