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在腰椎术后便秘中的运用
便秘是腰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手术创伤。麻醉。术后卧床时间长,切口疼痛。排便方式改变等原因,致肠蠕动减弱而发生术后便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继而影响术后康复。因此,解决腰椎术后便秘对腰椎术后康复治疗很关键。西医治疗通常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存在费用论文网高,副作用大的缺点。而传统中医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采用耳穴埋豆。神阙穴贴敷。穴位按摩等方法,可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正常排便形式,且具有费用低,无毒副作用的优点。我科自2012年1月~2013年5月,对于90例腰椎术后便秘患者采取中医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我科腰椎术后便秘中医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住院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55岁。
1。2方法
1。2。1穴位按摩穴位按摩通过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最终达到调和阴阳的作用,从而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胃肠蠕动,解除便秘症状。中医认为外伤后多由于肝胃气滞而使气机升降失常,浊气上逆导致腹胀便秘[1]。按摩以下三个穴位有助于减轻腹胀便秘,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1。2。1。1揉天枢: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治疗便秘的重要穴位。天枢穴位于脐中旁开两寸,恰为人身之中点,如天地交合之际,升降清浊之枢纽。人的气机上下沟通,升降沉浮,均过于天枢穴。按摩天枢穴能降上逆之浊气,促进大肠蠕动。方法:使用拇指指腹按法配合揉法按揉天枢穴3~5min,力量适中,按揉至局部皮肤微微发红发热为宜。
1。2。1。2按中脘:中脘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即胸剑联合与肚脐的中点,为胃经之募穴,具有健脾益气。调理气机的作用,善于行气消胀。按摩中脘穴可调整气机升降。脾胃位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生而胃主降。中脘位于胃脘附近,按摩中脘能直接刺激胃部,促进胃蠕动,从而达到行气消胀的作用。方法:采用掌揉法按摩中脘穴,频率约120次/min,时间为3~5min。
1。2。1。3揉小腹:小腹部分布有肝。脾。肾。胃经和冲脉等经脉,揉小腹能刺激上述经脉,具有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揉腹可使肠胃及腹壁肌肉强健,增加消化液分泌及胃肠蠕动,促进血液循环,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方法:患者取仰卧姿势,操作者先用右手掌紧接腹部,左手掌叠于右手上,以大鱼际。掌跟贴紧腹部用力,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100次,按腹时轻度用力,以不引起腹部疼痛或不适即可。
1。2。2生大黄神阙穴贴敷生大黄的作用主要功能为攻积导滞。泻下通便。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江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正常情况下,任。督。冲。带经气相通,阴阳相济,调节各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若气血阴阳发生病理改变,则可通过刺激神阙穴调整任。督。冲。带的功能,以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3]。大黄用75百分号酒精调配后,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酒精的发散功效将生大黄的药性作用于穴位,在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可疏通经络。攻积导滞。泻下通便,调整胃肠气机,促进胃肠蠕动,从而达到缓解腹胀的目的。
1。2。3耳穴埋豆耳穴埋豆也是中医常用的护理技术,由于耳是人体十二条经络经过。会合和终止的场所,所以与经络和脏腑联系密切,人体任何一处发生病变,都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耳廓的有关区域。利用菜籽(多选用王不留行籽)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通常选用主穴:肺。大肠。小肠。胃。交感,配穴:三焦。
1。2。4饮食调护腰椎术后患者,应避免饮用碳酸饮料。嚼口香糖,进食勿过急或用吸管饮水,以免过多气体进入胃内,引起腹胀[4]。腰椎术后早期饮食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水果。鱼汤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在此阶段可用三七地黄瘦肉汤。指导患者忌食甜食。牛奶。豆浆等易于产气的食物。
2结果
90例腰椎术后患者经耳穴压豆。穴位按摩,生大黄神阙穴贴敷。饮食调护等中医护理措施后,取得明确效果。51例术后4~5d腹胀缓解;27例术后8d症状缓解,1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6。6百分号。
3讨论
中医学认为,腰椎手术伤及督脉,而督阳脉之海,对全身阳经气血有调节作用,督脉受气血运行不畅,内传脏腑,导致脏腑传导功能腑气不通,故见腹部胀满。大便秘结[5]。便秘虽是腰椎术后的并发症,但会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因此,对于腰椎术后的患者予系统。整体的护理。随着对腰椎术后腹秘的重视,我科在常规对症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措施,取得较明显效果,既可减轻患者痛苦,节约医疗费用,收效快,易被患者接受。
中医护理技术在腰椎术后便秘中的运用
中医护理技术茬腰椎术后便秘中的运用【1802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4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