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四环素的基本情况
四环素是从放线菌金色链丛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的培养液等分离出来的抗菌物质。分子式C20H24N2O8;分子量为444.45;密度:1.644/cm3;熔点:172-174°C (dec.) ;沸点:790.622°C (760mmHg) ;闪点:431.953°C;蒸汽压:0mmHg (25°C)该盐酸盐为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苦;有引湿性;遇光色渐变深,在碱性溶液中易破坏失效。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略溶,在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立克次体、滤过性病毒、螺旋体属乃至原虫类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广谱抗菌素,对结核菌、变形菌等则无效。其作用机制是与核蛋白体的30S亚单位结合,从而阻止氨酰基-tRNA同核糖核蛋白体结合。
图1.2.1 四环素结构式
图1.2.2 四环素试剂及溶液
1.3 蓝藻的研究进展
1.3.1 蓝藻概述
蓝藻(cyanophyta)也称为蓝绿藻(blue—green algae)、蓝细菌(cyanobacteria),是生物界中一类古老且十分特殊的低等植物。蓝藻由单细胞或许多细胞组成的群体或丝状体。细胞内无真正的细胞核或没有定形的核,在细胞原生质中含有核质。此类细胞属原核细胞,在进化上比真核细胞原始,因此蓝藻在植物进化系统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蓝藻分布广泛,适应力强,在腐烂物质、水体表面或底层皆有分布,它重要繁殖场所之一是淡水,尤其是富营养化淡水湖泊。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公布的资料,中科院水生研究所采集的数百个蓝绿微囊藻样中,经检测有80%以上均能产生毒素。目前,蓝藻毒素有将近40种,主要包括有作用于肝脏的肝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神经毒素、位于细胞壁外层的脂多糖内毒素、引起炎症的皮肤毒素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产生毒素的淡水蓝藻约12属26种[21],其中主要产毒藻属为微囊藻属(Microcystis),可产生微囊藻毒素(MC),其他如鱼腥藻属(Anabaena)、颤藻属(Oscillatoria)及念珠藻属(Nostoc)的某些种也可产生毒素。世界各地因蓝藻毒素引发鱼类、贝类、鸟类甚至人类死亡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而引发藻毒素污染的水华蓝藻就是微囊藻。微囊藻毒素大部分存在于藻细胞内部,当细胞破裂或衰老时就将毒素释放人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在全世界地面水中广泛存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蓝藻成为研究水体污染的一种很好的实验材料。
1.3.2 水华蓝藻毒素对生物的影响
1878年Francis首次发现某些淡水“水华”蓝藻引起动物中毒死亡的现象.Shimmer、Gorham分别综述报道了北美洲湖泊、水库和池塘中的水华蓝藻导致动物中毒的事例[22]。在欧、亚、非、南美洲等气候相似地区也有类似中毒死亡现象发生。微囊藻毒素主要是在Microcystis、Anabaena、Oscillatoria、Nostoe等属中的种类产生。属于一种肝毒素或一种细胞内毒素。完整细胞没有毒性,在衰老、死亡或破裂后毒素才释放出来,表现毒性。
淡水藻类中,毒性最强、污染最广、最严重的是蓝藻门。目前已肯定的有毒藻类有铜锈微囊藻、水华鱼腥藻、水华束丝藻、阿氏颤藻、泡沫节球藻及念珠藻等。这些藻类不只产生一种毒素,如环境发生变化,一种藻类可产生几种毒素。蓝藻门中几个属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肝毒素,主要包括七肽微囊藻毒素、五肽节球藻毒素等,以微囊藻毒素为代表;另一类是神经毒素,主要是钠通道阻断蛤蚌毒素及类似物、后突触神经类毒素和高类毒素、有机磷胆碱酯酶抑制毒素等[23],以鱼腥藻毒素为代表。
MCYSTS主要以肝脏为靶器官。动物经灌喂或腹腔注射后,破坏细胞内的蛋白磷酸化平衡,改变多种酶活性,引起肝脏病变,造成一系列生理紊乱。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虚弱、呼吸沉重、皮肤变白、呕吐、腹泻、毛立和嗜睡等。如猴子的中毒症状为昏迷、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腹泻等,在数小时或几天内死亡。赵雄飞用九山湖和金针湖采集的铜绿微囊藻,经BG—11培养基培养,抽取和分离毒素,对小白鼠腹腔注射。小白鼠出现呼吸沉重、步履蹒跚、昏睡、最后死亡并出现眼珠发白,肝脏淤血呈深紫红色等症状。证实九山湖铜绿微囊藻产生的毒素对小白鼠有毒性作用,与PCC7820中毒素一样,为肝毒素,而注射金针湖微囊藻的则对小白鼠无害,说明在铜绿微囊藻不同品系中含有毒和无毒品系,原因可有是遗传因素和生理生态因素或二者兼有的缘故[24]。 四环素对蓝藻藻毒素含量影响的定性研究(5):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