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纤维素由于其结构导致的独特性能优势,加上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以及广泛的来源而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及使用。
1.1 伤口愈合理论与敷料研究概况
1.1.1 伤口愈合理论
伤口是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子,如外科手术、外力、热、电流、化学物质、低温以及机体内在因素,如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等作用下所导致的损害,常伴有皮肤完整性的破坏以及一定量正常组织的丢失,另外还会造成皮肤的正常功能受损。
伤口愈合理论分为干性愈合理论与湿性愈合理论。
干性愈合伤口愈合环境差,结痂造成伤口疼痛,更换敷料时损伤创面,愈合速度慢,不能隔绝细菌的侵入,易造成痂下脓肿[10]。18世纪以前,人们主要是凭个人经验处理伤口,18世纪末应用暴露疗法或薄层透气敷料遮挡的干燥愈合理念处理伤口。
Odland[11]首先发现有水疱完整的创面比水疱破裂的创面愈合速度快。英国人Winter[12]的动物实验证实,湿性环境的伤口愈合速度比干性愈合快l倍。皮肤表皮的水疱保持完整时,将避免结痂的形成,且促进上皮表层细胞的移行,从而利于伤口的愈合。Hinman[13]等的人体试验显示,密封的湿润伤口使表皮再生速度提高约40%。Knighton[14]等首次发现,伤口的含氧量与血管增生的关系,无大气氧存在下的血管增生速度为大气氧存在时的6倍,新血管的增生随伤口大气氧含量的降低而增加。文献综述
湿性愈合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消溶,维持伤口局部的低氧环境,有利于细胞增殖分化和保留渗出液内的活性物质并促进活性物质的释放,降低感染的机会,不会形成干疤[15]。1962年,Winter[12]首次提出湿性愈合理论,1963年Hinman同Maibaeh[13]在人体上进行试验,证实了湿润伤口比干燥伤口愈合得快。1972年,Rovee[16]的试验证实了干净没有结痂的湿润伤口,其上皮细胞移行增生的速度快些,能加速伤口的愈合。由此“湿润伤口愈合”的观念开始被广泛接受,人们随后更多地对湿性愈合进行研究,并由此导致了例如薄膜、泡沫、水凝胶敷料等一系列新型敷料的诞生。1974年,初期的半透性透明膜伤口敷料开始出现,即全球第一块商业密闭性敷料安舒妥诞生[10]。
伤口的愈合与治疗和细菌感染与否及细菌类型有直接联系。一般伤口感染的细菌类型包括: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动杆菌、A群链球菌、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属等。设计伤口敷料时,敷料需对相应的细菌具有灭菌功能,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伤口的治疗还需要确定其伤口类型,即需要进行伤口的评估。一般伤口类型可分为:①缝合伤口;②痂、坏死组织较多的伤口;③急性感染、渗液较多的伤口;④肉芽组织新鲜、渗液较少的伤口;⑤慢性感染的伤口;⑥其他类型的伤口。
1994年,Mulder[17]提出以更换纱布(10 cm×10 cm)频率为基础的评估渗出量的方法。具体为:①无渗出:24 h更换的纱布不潮湿;②少许渗出:24 h渗出量少于5ml,每天更换纱布不超过1块;③中等渗出:24 h渗出量5~10 ml,每天至少更换1块纱布,但不超过3块;④高渗出:指24 h渗出量超过10 ml,每天3块或更多纱布。一般进行伤口护理时,应根据伤口渗出量以及不同种类敷料的吸收性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普通的伤口治疗,医生会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而对于特殊或者较为严重的伤口则需进行科学性与定量性的敷料选择并进行处理。
1.1.2 医用敷料研究概况
细菌纤维素作为医用伤口敷料的初步研究(2):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70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