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将首先介绍AFC发展现状,并概括自动检票机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然后着重介绍自动检票机中识别技术的发展。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1.2.1 AFC发展状况
国际上第一个城轨交通自动售检票(AFC)系统于1967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开通,最初的AFC系统采用的是直接接触的磁介质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如墨西哥、圣地亚哥等都装备了自动售检票系统。此后,在轨道交通AFC系统中,各种先进技术不断涌现并得到了广泛应用。1974年,美国旧金山城市地图票务系统(BART)率先在收费系统中使用电子钱包的概念;1982年香港地铁票务系统(MTRC)在率先在国际上使用可循环使用的磁卡票;1993年香港地铁正式使用接触式IC卡取代磁卡票;本世纪初,深圳地铁采用非接触式IC卡作为地铁车票投入使用[26]。
随着国际制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轨道交通应用技术体系,主要有基于一维条码的纸质票人工售检票系统、基于二维条码的纸质票自动售检票系统、一次性磁票自动售检票系统、循环使用的磁票自动售检票系统、非接触式IC卡票自动售检票系统等。
我国AFC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的发展却十分迅速。一方面国家计委已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列为我国大中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点加以发展,另一方面国内很多公司和科研机构也看好这一市场,纷纷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只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研发技术水平、设备规模和产品应用范围还稍有欠缺。
1.2.2 国外自动检票机发展现状
1.2.3 国内自动检票机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以某类自动检票机为例,重点研究在闸机工作过程中,对各类票种的智能识别和闸机通道中人体识别,并从应用技术上和乘客心理上探究其他识别方式(如手机、银行卡、指纹等)的应用可能。
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并对AFC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概括描述,尤其重点阐述了AFC系统核心部分自动检票闸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第二章研究了AFC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其服务流程。
第三章研究了自动检票机的硬件结构及其业务流程,并通过描述射频信号技术下的不同类型的读写器,引入了读写器中间件的概念。
第四章是本文智能识别部分,首先在技术上,分别探讨手机信号、银行卡信息、指纹识别在AFC系统闸机检验中的识别过程以及应用;心理因素,则可设计调查问卷,在地铁车站选择各年龄层段、性别等因素分别发放,对统计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从中筛选出民众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并对其重点介绍。
第五章是本文控制系统部分,首先对其控制需求和控制结构进行分析,而主要重点则放在对于其业务流程和控制流程的分析和设计,并从中设计出较为快捷、方便的设计方案,由于作者能力有限,暂无法在Linux系统环境中设计出其具体的软件程序,此为本文不足之处。文献综述
第六章是本文结论。
2 AFC系统结构构成与工作原理
2.1 系统总体设计及构成
在一条城市轨道线路中,智能验票系统的硬件终端(自动检票机,Automatic Gate,AG)分布于每个站点,各个站点则必须设立本车站的计算机信息系统(Station Computer System,SC)以对该站乘客进行服务,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和保存,并且要求具有每天将近24小时的连续工作能力,以及通过内部以太网与本车站的自动售检票机进行通信。 AGM某验票系统的智能识别与控制系统设计(3):http://www.youerw.com/zidonghua/lunwen_6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