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范文 >

一堂好课的标准(5)

时间:2023-06-07 22:28来源:优尔论文
一堂好课的标准 我们都希望把课上好,都希望获得成功和幸福。这里,我想读一段刘葵老师在今天上午讲的话能为美景凝神落泪,能知道这世界上每个人

一堂好课的标准

我们都希望把课上好,都希望获得成功和幸福。这里,我想读一段刘葵老师在今天上午讲的话——能为美景凝神落泪,能知道这世界上每个人都特别有意思,从而拥有对大千世界的温情与好奇,能拥有安身立命、强国安邦的一技之长,在内心深处怀抱不放求真求善的渴望,这便是教育的成功。……能在学生们的青春记忆中存留对成长的包容与尊重、关爱与美好,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仁一起老去、能看着孩子们不断成长而心安理得地老去,也是一种幸福。

一堂好课的五个标准

在讲座中,周靖老师提出了一堂好课应该具备的五大元素:知识信息的丰富性、核心概念的聚焦性、教学结构的逻辑性、诠释论证的思辨性、过程方法的迁移性。

1。知识信息的丰富性

以隋唐历史的教学为例,周靖老师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以及人教版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为案例,介绍当时结合王家范老师所著的《大学中国史》有关论述的教学设计过程,向同学们阐释了何谓知识信息的丰富性——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能依据校情和学情,紧紧围绕单课的核心知识和关键问题,以丰富、典型的史料或案例勾勒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相,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递史事、史实和史是。一堂好课的标准

2。核心概念的聚焦性

周靖老师指出,一堂课应该聚焦一个核心概念,而非洋洋洒洒地不断输出。要在纷繁复杂的史事中,确立一个能串连史事、提炼并抽象出史事本质特征的大概念,无论是对概念内涵的注解、抑或是概念外延的诠释,都力求聚焦且精准。

以英国的教学为例,周靖老师结合人教版初中教材世界历史第一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和华东师大版高中教材第四分册第5课《英国》,为同学们展示了如何用核心概念“”来串联一堂完整且有深度的课程。

3。教学结构的逻辑性

说,教科书有教科书的编写逻辑,学生有学生的认知逻辑,教师则需要在这两个逻辑中架好一座桥梁。因此,所谓教学结构的逻辑性,是指对教材的子目与子目、子目与单课、单课与单元之间进行内在逻辑关系的建构,以勾连教材的编写逻辑与学生的认知逻辑,从而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强化其对学习目标的理解。一堂好课的标准

以明朝对外关系的教学为例,结合人教版初中教材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人教版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介绍了某位教师以提问方式串联通贯中外历史的教学设计,并特别提出,一堂好课设置的问题应该是有内在逻辑的,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与问题之间需要体现出层次性和关联性。

4。诠释论证的思辨性

还认为,一堂好课应该可以包容质疑的声音,具备这样的批判性才能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所谓诠释论证的思辨性,是指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思考和辨析的指导,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辩证、逆向、发散等多维态势,使师生在思维碰撞和交互争鸣中,延展学习的宽度、丰盈学习的厚度。对此,周靖老师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世界历史第一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华东师大版高中教材第一分册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为案例,就其中“汉谟拉比法典”的重要性这个细节,结合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具体进行了讲解。 一堂好课的标准(5):http://www.youerw.com/fanwen/lunwen_17451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